[发明专利]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4174.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牟春国;李宪文;张燕明;白建文;李达;贾建鹏;何平;邝聃;朱李安;梁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二氧化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以岩石的拉伸破坏机理为出发点,建立了CO2压裂井壁起裂压力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液态CO2压裂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根据压裂作业时的井口注入条件,可得到井筒中CO2的温度、压力以及物性参数剖面;第二,井壁切向计算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了井壁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井壁处的起裂压力模型,进而分析CO2侵入对井壁起裂压力的影响;第三,井筒增压速率模型,将井筒内的增压速率与压力剖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不同排量下,井底达到起裂压力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压裂施工最优排量,为压裂现场作业提供合理化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储层压裂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储层致密、地质结构复杂、粘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大大增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技术难度。实践表明,水平井与水力压裂相结合是非常规油气开发中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然而,传统水力压裂存在耗水量大、储层伤害和返排液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储层压裂改造的规模和效果,阻碍了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商业化开发的进程。因此,亟需探索一种用水量少、对储层无伤害且易返排的环境友好的新型压裂技术。
CO2压裂是以CO2作为压裂液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的工艺技术;CO2干法加砂压裂由于其无水相、易返排、超临界状态下易形成缝网及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和实践证实,将CO2用于储层压裂改造,有利于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效率。
现场应用发现,液态CO2压裂过程中存在起裂快,破裂显示不明显等特点,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井底压力的监测也发现,破裂点压力往往低于现有起裂压力模型得出的理论计算结果。这是由于CO2进入储层后,对岩石产生力学、化学以及热力学等多多种作用,改变岩石的性质,进而对局部地应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井壁处的起裂压力。由于液态CO2压裂过程中,井底温度、压力改变较大,其对局部地应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因而,传统的起裂压力计算模型不适用于液态CO2压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修正了传统起裂压力模型,大大提高了液态CO2压裂过程中井壁处起裂压力的计算精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录入作业井的井身结构参数、储层或实验岩心物理力学参数、地层应力以及热力学参数、压裂作业入口条件及作业参数;
步骤2)根据井口压力、入口温度、二氧化碳的流速、密度、摩阻系数以及步骤1)中提供的井身结构参数的井深和井眼直径,利用CO2在井筒内流动的基本方程组得到不同排量下CO2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压力关系;
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CO2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压力关系,结合CO2物性参数模型,得到不同排量下CO2在井筒中的物性参数与井深的关系;
步骤4)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CO2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压力关系和步骤3)中得到的CO2在井筒中的物性参数与井深的关系,得到外部径向应力σθr、井内压力引起的切向应力σθp、孔隙压力引起的切向应力σθφ、热效应引起的切向应力σθT四种基本载荷叠再将四种基本载荷叠加得到井壁处切向应力σθ的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井重复压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范围激活天然裂缝的体积压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