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4304.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雅;余本刚;刘凡;林永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C9/00 | 分类号: | A43C9/00 |
代理公司: | 11615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群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示器 力传感器 块体 提示信号 标准力 鞋带 鞋带松紧 处理器 监控 连接部件 需求选择 松紧度 鞋带孔 两排 足部 损伤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块体和固定在块体上的连接部件,块体包括力传感器、提示器、以及与力传感器和提示器连接的处理器,力传感器位于块体的底部。该监控方法包括:处理器接收力传感器检测的力值;将收到的力值与标准力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收到的力值大于标准力值范围的上限值,则控制提示器发出第一提示信号;若收到的力值小于标准力值范围的下限值,则控制提示器发出第二提示信号。这种装置和方法可以监控相邻两排鞋带孔之间鞋带的松紧度,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该装置的数量,根据提示器的各提示信号对鞋带松紧度进行调整,避免由于鞋带过松或者过紧而引起损伤的发生,给足部提供最优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鞋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鞋带简单来说就是鞋子上用来调整鞋面松紧的一根带子,对于大部分的运动鞋而言,鞋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用于固定内外帮面、调节鞋子松紧度、及保护脚部安全等。鞋带的松紧度不仅会影响穿鞋的舒适性,还可能会导致损伤的发生。相关文献指出,不同的系鞋带方式及松紧度会极大改变跖趾关节及脚骨的受力、地面冲击力、足背受力及稳定性等。
如果鞋带过松则会使脚部在鞋腔内活动度较大,有研究表明合脚的运动鞋可以防止运动损伤和增加运动的舒适性,而鞋带过松会降低鞋穿着合脚性,鞋子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增加崴脚的风险。而且有研究表明鞋带过松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疲劳性损伤的发生。鞋带过松还会导致鞋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减少鞋子使用寿命。
而鞋带过紧也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尤其是对足背部的压迫,使足背部神经和韧带因受压产生足背部疼痛,造成足部运动功能受限,甚至出现足趾的异常或感觉迟钝,长期鞋带过紧容易增加足部畸形的风险。在运动过程中,有的运动者为了追求速度常常会把鞋带系的过紧,这样在运动过程中鞋对脚的紧迫感会加大,是造成趾甲变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鞋带太紧使血液循环不畅,热量不能有效到达脚部,还可能引起脚趾肿胀,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容易增加冻伤几率。
由此可见,鞋带过松过紧都可能会导致损伤的发生,而目前只能依靠人的主观感知来对松紧度进行调节,但不同人之间主观感知功能存在差异,准确性也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借主观感知能力将鞋带调节至最佳松紧度,且随着时间增加,鞋带松紧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变化,不能及时重新调整鞋带松紧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将力传感器与鞋带进行组合,对鞋带的松紧度有准确的感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所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包括块体和固定在块体上的连接部件,其中,块体包括力传感器、提示器、以及与力传感器和提示器连接的处理器,其中,力传感器位于块体的底部。
可选地,对于所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所述提示器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块体顶层。
可选地,对于所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两端连接在块体上的c形环。
可选地,对于所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分别位于块体两侧的两个c形环。
可选地,对于所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所述块体还包括电源。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上述用于监控鞋带松紧度的装置的监控方法。所述监控方法包括:处理器接收力传感器检测的力值;将收到的力值与标准力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收到的力值大于标准力值范围的上限值,则控制提示器发出第一提示信号;如果收到的力值小于标准力值范围的下限值,则控制提示器发出第二提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