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4683.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核润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 | 分类号: | H02M7/538;H02M7/5387;H02M7/5395;H02J3/38 |
代理公司: | 32397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柱平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太阳能发电 电网电压波形 门极驱动电路 太阳能电池板 推挽逆变电路 直流电压转换 高频变压器 工频交流电 光伏逆变器 直流电转换 二极管 保护功能 控制电路 滤波电感 模块电路 驱动信号 设备安全 使用寿命 输出电流 推挽电路 整流电路 直流电压 反并联 开关管 全桥式 推挽式 主电路 寄生 两路 门极 集成电路 电路 跟踪 | ||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包括DC/AC变换器模块和DC/AC逆变器模块,所述DC/AC变换器模块电路采用推挽式电路,DC/DC变换器由推挽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感构成,它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62V的直流电压转换成400V的直流电压,DC/AC逆变器的主电路采用全桥式结构,由4个MOS管构成,所述MOS管内部寄生了反并联的二极管,它将400V的直流电转换成为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所述DC/AC变换器控制电路是以集成电路SG3525为核心,由SG3525输出的两路50kHz的驱动信号,经门极驱动电路加在推挽电路开关管Q1和Q2的门极上。本发明实现限制输出过流过压的保护功能,保障太阳能发电的设备安全以及负载的使用寿命,输出电流能够很好地跟踪电网电压波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 光生伏特效应而将 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元件,逆变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转变为电能的太阳能与电网或负载进行连接,具有十分重要的过渡作用,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光伏逆变器大多不具有限制输出以及过流过压的保护功能,负载也常以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动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包括DC/AC变换器模块和DC/AC逆变器模块,所述DC/AC变换器模块电路采用推挽式电路,DC/DC变换器由推挽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感构成,它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62V的直流电压转换成400V的直流电压,DC/AC逆变器的主电路采用全桥式结构,由4个MOS管构成,所述MOS管内部寄生了反并联的二极管,它将400V的直流电转换成为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
优选的,所述DC/AC变换器控制电路是以集成电路SG3525为核心,由SG3525输出的两路50kHz的驱动信号,经门极驱动电路加在推挽电路开关管Q1和Q2的门极上。为保持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稳定,将检测到的输出电压与指令电压进行比较,该误差电压经PI调节器后控制 SG3525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当检测到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过大时,SG3525将减小门极脉冲的宽度,降低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会停止DC/DC变换器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DC/AC逆变器核心控制芯片采用 TMS320F240芯片,TMS320F240芯片控制软件包含四块程序,即主程序、T1下溢中断程序、T2下溢中断程序和同步中断程序。
优选的,所述T1下溢中断程序每50μs发生一次,程序主要用来生成 PWM波。
优选的,所述T2下溢中断程序每10ms发生一次,程序主要用来产生电流指令。
优选的,所述同步中断程序每10ms至30ms发生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当检测到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过大时,SG3525将减小门极脉冲的宽度,降低输出电压,进而降低了输出电流。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会停止DC/DC变换器的工作,从而实现限制输出过流过压的保护功能,保障太阳能发电的设备安全以及负载的使用寿命。
2、DC/DC控制器的拓扑结构采用推挽式电路,是用芯片SG3525来控制的,该电路有效地防止了偏磁,DC/AC逆变器为全桥逆变电路,是用DSP来控制的,由于DSP的运算速度比较高,因此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能够很好地跟踪电网电压波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核润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核润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