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和用于检查传感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4812.0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M·施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用于 检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10),特别是用于确定电池、特别是车辆电池(12)的电池状态的电池传感器,其具有:分别被设计用于检测测量参数、特别是电池参数和用于输出测量信号(28、30、32)的至少两个测量装置(22、24、26);组合电路(68),该组合电路能由至少一个测量信号和/或测试信号(92)形成组合信号(93);评估模块(34),该评估模块具有用于测量信号和/或组合信号的多个输入端(40、42、44)、用于控制信号(98)的输出端(72)以及评估电路(54),其用于从测量信号和组合信号中获取控制信号;和诊断电路(70),其用于将控制信号与测试信号相比较并用于输出故障信号(10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检查这种传感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用于确定电池、特别是车辆电池的电池状态的电池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至少两个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分别被设计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测量参数、特别是电池参数,并用于输出测量信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检查这种传感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检测车辆电池的状态的电池传感器。该电池传感器持续检测电池电压、负载电流以及其它电池参数、例如电池温度。电池传感器的作用是,尽可能不间断地测量上述参数,以便例如获得关于电池的荷电状态或健康状态的信息,并将电池状态信号输出给上级的控制单元。负载电流例如通过在布置在负载电流路径上的测量电阻上的电压降而获取。
当今已知的电池传感器具有内置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各自具有输入端的三个测量路径。这三个测量路径中的第一测量路径用于通过在测量电阻上的电压降来确定负载电流。第二测量路径用于测量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池电压。第三测量路径用于温度测量,其中,各种温度传感器可以交替地连接在第三输入端上。
为了诊断或为了检查这种电池传感器的功能存在如下可能性,在输入端之一上施加参考信号,并将所获得的输出信号与针对参考信号所预期的信号相比较。以这种方式可以检查各个测量路径的功能。
另选地,电池传感器可以具有内部的电流源,并为了检查经由测量电阻闭合的电路在电池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施加电流。
但是这种用于检查电池传感器的方法为了诊断的持续而需要中断电流测量和/或电压测量。
另选地,已知暂时使用确定温度的第三测量路径来测量电池电压。由于电池温度相对于电池电压或电池电流仅缓慢地变化,因此无需以与电压测量或电流测量相同的频率来进行温度测量。特别是,由于温度变化缓慢,可能会暂时中断温度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特别是用于确定电池的电池状态的电池传感器,该电池传感器确保在诊断电池传感器期间也能持续测量电流和电压。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用于检查这种传感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传感器,特别是用于确定电池、特别是车辆电池的电池状态的电池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分别被设计用于检测测量参数、特别是电池参数以及用于输出测量信号的至少两个测量装置;组合电路,该组合电路可由至少一个测量信号和测试信号形成组合信号;评估模块,该评估模块具有用于测量信号和/或组合信号的多个输入端、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以及用于从测量信号和组合信号中获取控制信号的评估电路;以及诊断电路,该诊断电路用于将控制信号与测试信号进行比较/匹配,并用于在确定了控制信号和测试信号的规定偏差时输出故障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出,电池传感器或评估模块的诊断不在评估模块中进行,而是由独立于评估模块的诊断电路进行。在此提出,由至少一个测量信号以及测试信号形成组合信号,由评估电路从该组合信号中获取控制信号。通过将测试信号与控制信号相比较,可以识别到评估模块的功能故障。
例如,评估单元可以从组合信号中滤出原始的测试信号。这由于同样被提供给评估单元的测量信号被用于获取组合信号而实现。因此,在组合模块与评估模块之间不需要附加的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