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5798.6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栋;许杰;黄永进;杨石飞;褚伟洪;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20;G06T19/20;G06F16/54;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21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结构监测 三维可视化 基坑 数据判读 数据后处理 变形监测 变形效果 插值算法 方式显示 工作效率 结构网格 模型展现 数据采用 轻量化 网格 遗漏 工作量 放大 直观 核查 监测 展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S2、将结构网格化;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本发明将结构监测数据采用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现,减少监测人员对基坑变形情况核查的工作量,通过变形监测技术提高了结构监测数据判读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可能发生的人为遗漏;将BIM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变形值色彩表达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结构监测数据后处理模式和数据判读方式使基坑变形情况更加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结构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 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快速推广,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加深。通过BIM技术可以将结构的基本信息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参数化。随着基坑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已经实现实时、自动化、无线传输等新技术,数据采集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传统人工方法一般采用一天一测或者一天两测,当采用自动化监测新技术后实现了一天多测,海量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的展示提出了挑战,新型的监测数据展示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
S2、将结构网格化;
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
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选择所述结构的一个面设置剖切线,对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形成多个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的尺寸长B、宽为A,单个所述网格的长为b、宽度为a,所述a/A、b/B值均不高于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后,将收集到的结构监测数据与监测点所在位置的网格进行对应;
S32、将网格与对应的监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对所述结构的其余位置未知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将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赋予对应的网格。
进一步地,所述插值计算的方法为线性插值或二次曲线插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颜色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01、设置颜色渐变色带,通过所述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建立对应关系;
S402、将网格赋予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11、将变形监测值放大n倍,并将放大后的变形监测值形成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面上发生位移;
S412、将所述单元格赋予放大后的变形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变形监测值放大倍n的取值范围为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直观、高效展示结构实时变形监测数据,提高用户对工程监测数据的可视化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虚拟室内设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SPS软件的自动调试与输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