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5820.7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栋;姚丹丹;于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B21C5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字形 构架 横梁 组成 变形 矫正 装置 使用方法 | ||
用于井形构架横梁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制造装置及方法领域,该装置包括基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四个横梁支承座、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和一个千斤顶。本发明将原本不易获取和矫正的向上翘曲变形量转换为向下翘曲且易于获得的已知量,在利用传统的火焰加热调修方式时,本发明还针对工件热缩变形时的形变回弹量,预设了给定的额外形变补偿量的具体数值范围,从而使工件自然冷却后,更加贴近理想的图纸理论尺寸值,进而达到最佳的翘曲变形量矫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制造装置及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轨道车辆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如图1至图3所示,该横梁组成包括第一圆管横梁1、第二圆管横梁2、第一小纵梁3、第二小纵梁4和多个附属焊件10,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彼此平行,第一小纵梁3与第二小纵梁4彼此平行,第一小纵梁3的一端以环绕包裹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二圆管横梁2的左后段,第一小纵梁3的另一端以搭接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一圆管横梁1的左后段。第二小纵梁4的一端以环绕包裹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一圆管横梁1的右前段,第一小纵梁3的另一端以搭接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二圆管横梁2的右前段,其四者构成一个近似汉字井字形的主体承力结构。
按照标准图纸的参数要求,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的长度均为L1,其二者的最小间距值为d1,第一小纵梁3与第二小纵梁4的间距值为L2。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的二者的轴线应在同一水平面内,即:第一圆管横梁1的第一横梁后端A、第一圆管横梁1的第一横梁前端D、第二圆管横梁2的第二横梁后端B、第二圆管横梁2的第二横梁前端C四者不应存在的翘曲变形。
然而,在完成向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上增设多个附属焊件10的焊接工序之后,井字形的主体承力结构会在焊接作用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翘曲变形,导致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实际并不平行,造成第一横梁后端A、第二横梁后端B、第二横梁前端C、第一横梁前端D的四者之一,必然位于由其它三点连线所构成的平面之外。
现有的翘曲变形矫正方法如图2所示:在与发生翘曲变形的圆管横梁最为临近的小纵梁上方,设置一个加热调修区K,并用火焰加热的方式该加热调修区K进行热调修,利用加热调修区K冷却过程中收缩变形作用,实现对圆管横梁端部翘曲变形的修正。然而,由于该热调修收缩变形力臂较短,可获得的最大垂向调修变形量范围是1mm至2mm,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达到对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的完全矫正的效果,造成圆管横梁工件在调修后依然存在尺寸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在临近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端部的小纵梁上进行热调修的方法,仅依靠小纵梁的局部冷却收缩变形作用,实现对圆管横梁端部翘曲变形的修正,其热调修收缩变形产生的力臂较短,导致该方法所能获得的最大垂向调修变形量依然无法达到对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的完全矫正的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罩整形工装
- 下一篇:条形钢板折弯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