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7151.7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刘懿;曾强;杨佳桦;李永福;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E02D27/12 |
代理公司: | 50221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金星 |
地址: | 40008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构柱 塔吊 桩基 焊接 基础施工技术 钢筋笼制作 塔吊标准节 塔吊基础节 整体稳定性 桩基混凝土 安装就位 测量定位 焊缝探伤 环保节能 基础施工 建筑塔吊 设计验算 施工周期 十字钢梁 塔吊基础 土方开挖 桩基成孔 钢梁 钢筋笼 钢托板 可回收 十字型 斜腹杆 组合式 验收 节工 埋置 省料 受力 找平 浇筑 调试 开挖 拆除 节约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塔吊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塔吊桩基设计验算及型钢格构柱和十字钢梁设计,塔吊型钢格构柱、桩基钢筋笼制作及测量定位,塔吊桩基成孔及钢筋笼和型钢格构柱安放,桩基混凝土浇筑及基础土方开挖,型钢格构柱顶部找平并与钢托板焊接,安装十字型钢梁与塔吊基础节,焊缝探伤验收,塔吊标准节安装就位调试,型钢格构柱斜腹杆焊接,塔吊综合验收与投入使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开挖范围小、埋置深度浅,对基础施工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受力明确、整体稳定性更强、体系更加安全可靠;拆除方便、可回收利用、环保节能;节工省料、节约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塔吊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随着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于地基的要求越来越大,这些建筑地基常采用桩基础的形式。在这些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大基坑不断涌现,担负着基坑内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的大型机械—塔吊往往需布置在地下室里面,同时又要达到塔吊提前投入使用。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国家对绿色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安装成本、安装速度和使用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近年来建筑钢结构运用较多,大型构件的增多对塔吊吊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混凝土平板式基础形式不利于深基坑施工。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传统的混凝土平板式基础形式不利于深基坑施工。
(2)传统技术安装成本高、速度慢、使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所述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非工作状态时的参数为依据计算,设计桩基型钢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前进行塔吊桩基、型钢格构柱、十字型钢梁和桩基承载力验算;
步骤二,塔吊型钢格构柱、桩基钢筋笼制作及测量定位;
步骤三,塔吊桩基成孔及钢筋笼和型钢格构柱安放:钢筋笼焊好后下入桩底,塔基四桩相对位置准确,桩位偏差<20mm,四桩相对位置偏差<10mm,桩垂直度偏差≤1%;
步骤四,桩基混凝土浇筑及基础土方开挖:
步骤五,型钢格构柱顶部找平并与钢托板焊接:测量型钢格构柱顶部的标高并记录,对型钢格构柱顶部进行找平;找平之后,将钢托板平放在型钢格构柱上,四周采用双面角焊缝进形焊接,焊缝高度为8mm;
步骤六,安装十字型钢梁与塔吊基础节:包括十字型钢梁与钢托板的焊接;塔吊基础节与十字型钢梁的联接;
步骤七,焊缝探伤验收:根据塔吊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塔吊固定基础节在各工作状态下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根据焊缝探伤标准对型钢结构柱与钢托板,钢托板与十字型钢梁,十字型钢梁与塔吊基础节上焊缝进行检验;
步骤八,塔吊标准节安装就位调试:塔吊标准节顶升安装作在小于4级的风力天气下进行,顶升前进行检查并将接高用的全部标准节,用起升机构调到套架引进梁的正前方,10米幅度内,并将起重臂旋至引进标准节方向;顶升过程中,塔吊标准节安装完成后对塔吊进行就位调试;
步骤九,型钢格构柱斜腹杆焊接:基础土方开挖时,塔吊周边每层土方挖完后,用16#槽钢斜腹杆把单肢型钢格构柱连接焊牢;
步骤十,塔吊综合验收与投入使用。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塔吊桩基由4φ800钻孔灌注桩组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工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