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7551.8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18;E01C7/24;E01C7/26;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混凝土 道面加铺 材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加铺材料包括橡胶沥青、纤维、集料和乳化沥青;其中,橡胶沥青、纤维、细集料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2.0~2.6):0.18:(14~18):(0.6~0.8)。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可实现对道路弊端的改善。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在隧道道面上仅需要铺设15mm以下的厚度,即可实现对道面上的反射性裂缝的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维修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 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前些年我国的高速公路不少为白色混凝土道面,白色混凝土 道面具有形成舒适性差、反射性裂缝难以修护的弊端;根据我国道路设计使 用寿命要求,全国有相当一部分道路需要实施里面、路基维修,通过采用“白 加黑”路面改造的方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白加黑”路面改造采 用先在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铺设水泥稳定层,然后再铺设较厚的沥青混凝土。
但是,已然建成的隧道高低是根据原有的路面形态设计的,并未考虑后 续加盖黑色道面,传统的“白加黑”加铺方式会导致隧道高度难以达标。因 此,亟需一种不影响隧道标高也能有效隔离反射性裂缝的道面加铺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 提供的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在隧道道面上仅需要铺设15mm以下的厚 度,即可实现对道面上的反射性裂缝的隔离。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包括橡胶沥青、纤维、集 料和乳化沥青;
所述橡胶沥青、纤维、细集料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2.0~2.6):0.18: (14~18):(0.6~0.8)。
优选的,所述乳化沥青的赛伯特粘度为20~100s;所述乳化沥青的蒸发 残留物≥60wt.%。
优选的,所述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质沥青、乳化剂和水在 140℃条件下混合乳化,得到乳化沥青。
优选的,所述集料经0.075mm的筛孔通过率≤0.4%。
优选的,所述集料为沥青包覆集料;
所述沥青包覆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120℃以上温度条件下,将沥青 和基础集料混合实现沥青对基础集料的裹覆,得到沥青包覆集料;所述沥青 的质量为基础集料质量的0.3~0.5%。
优选的,所述纤维的长度为30~120mm,所述纤维的特克斯数为 2000~2600g/Km;
所述橡胶沥青在177℃条件下的粘度为1.5~4.0Pa·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隧道混凝土道面加铺材料的施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修复待处理隧道混凝土道面的缝隙,形成待加铺道面;
(2)在所述步骤(1)中的待加铺道面表面依次铺撒橡胶沥青、纤维和 集料后,进行碾压形成纤维增强沥青表面磨耗层;
(3)在所述步骤(2)中的纤维增强沥青表面磨耗层上铺撒乳化沥青后, 进行干燥。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各组分的铺撒量以待加铺道面的表面积为 基准计,所述橡胶沥青的铺撒量为2.0~2.6kg/m2;
所述纤维的铺撒量为180g/m2;
所述集料的铺撒量为14~18kg/m2。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自橡胶沥青开始铺撒至碾压完成的时间为 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