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7637.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戴巍;王亚男;李珂;沈俊;王昌;禹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17/08 | 分类号: | F25B1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 ||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密封腔、弹热件、驱动组件、预冷组件及热传导件,其中:
所述弹热件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释放热量,所述弹热件还能够在卸载所述外力后吸收热量;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给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并且所述驱动组件还能够卸载所述外力;
所述预冷组件通过气体导热吸收弹热件释放的热量;
所述热传导件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以使所述弹热件能够吸收所述待冷却对象的热量;
所述预冷组件包括预冷件及热开关组件,所述预冷件能够导热,且所述预冷件能够吸收所述弹热件被施加外力时所释放的热量,所述热开关组件能够向所述密封腔内充入导热气体和吸收所述密封腔中的所述导热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弹性支撑件及驱动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所述密封腔,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弹热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其中,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距离能够对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或卸载所述外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盖设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件两个所述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形成所述密封腔;
所述弹热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件包括板状本体及一端与所述板状本体固接的肋片,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为两个,两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位于两个所述肋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开关组件包括吸附床、加热器及连接管,所述吸附床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上吸附有所述导热气体,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所述吸附床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吸附剂上吸附的所述导热气体能够从所述吸附剂上释放出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床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预冷件通过导热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为0.3W/m/K;
及/或,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组件还包括环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预冷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形成密封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弹性件,以使所述预冷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气体为3He和4He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导热,所述热传导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待冷却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热件的材料为能够在应力作用下在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转变的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热件为Cu-Al-Mn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6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