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物群体行为的饲料适口性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7644.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生;杨晶;王延周;候振平;吴端钦;林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43001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喜好 筛选 饲料适口性 准确度 动物饲养 群体行为 饲料生产 数据处理 实验用 养殖户 生产商 群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物群体行为的饲料适口性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用动物饲养圈的设置;2)饲料选择;3)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是动物自行选择饲料,其准确度更高,与真实情况更相符合。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动物群体自行运动在饲料附近出现的频率的处理获得动物群对饲料的喜好,使得最终获得的结果更准确。本发明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动物的饲料喜好筛选,可为饲料生产商和动物养殖户提供更好的饲料生产和饲料选择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物群体行为的饲料适口性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的风味主要包括滋味和香味两个方面。饲料风味与其适口性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饲喂动物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而饲喂动物的喜食偏好与饲料风味又是分不开的。一般而言,动物主要利用嗅觉、味觉来识别食物的性质,进而调节食欲和控制摄食量。例如,猪的嗅觉、味觉非常敏感,在认定某种风味的饲料后,通常不易换料。由于动物的嗅觉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难以直接获取饲喂动物的嗅觉表达信息。
目前主要是借鉴于食品风味研究技术,如基于电子鼻、SPME-GC-MS、GC-O和电子舌、HPLC等技术来检测分析饲料的气味和滋味,从而间接确认饲料风味的优劣。王腾浩等基于自主研发的电子鼻系统,对同一饲料厂的8种猪饲料样品进行了风味检测分析,通过将风味挥发物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了对饲料风味的智能分析,此结果有助于企业根据饲料风味分析结果,结合猪对饲料风味的喜好情况,改良饲料产品。(王腾浩,陈丹妮,惠国华.基于电子鼻系统的猪饲料风味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48(10):63-66.)。虽然电子鼻技术可用于饲料风味的智能分析,但仪器投入成本高,且需要对检测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而且不能针对某类动物的饲料偏好进行识别区分。
此外,CN107741477A公布了一种检测VOC气味强度等级和气味浓度等级的装置及方法,通过选用动物代替嗅辨员作为VOC气味评价主体,以动物在VOC气味刺激下产生的行为信号为检测依据和评判标准,通过建立气味强度或气味浓度与动物行为信号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检测VOC气味强度等级和气味浓度等级。虽然此种方法可以实现待测气味浓度等级的判断,但主要用于相对于动物来说是刺激性等不愉快的气味检测,且需要通过对动物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模型运算分析,更不能对多种不同饲料风味实现可视化快速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动物群体行为的饲料适口性筛选方法,该方法中,饲料的选择完全依据动物群体自行的选择,筛选出的饲料更容易符合动物的口味,准确度更高。
本发明这种基于动物群体行为的饲料适口性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用动物饲养圈的设置:根据实验饲料的种类数、动物体型大小设置动物饲养圈,确保实验开始时,动物距每种饲料的距离是基本相等;保证饲料与饲料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确保能够确定动物正在哪个饲料区进食或驻足,消除距离空间对不同动物彼此间进食或驻足的影响;
2)饲料选择:将定位器固定于动物上,测试前给动物饲喂部分食物,然后让动物群统一从饲养圈入口依次进入,进行饲料选择实验;待实验结束后,获取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的位置点云图;
3)数据处理:将所有动物的位置点云图进行合并,然后划定饲料选择区域,获得饲料区域的位置点云图,判断饲料区域位置点的密度或者计算饲料区域的位置点数量,得出该动物的最适口饲料种类。
所述步骤1)中,在动物饲养圈内根据待筛选实验饲料的种类数、动物体型参数,以入口的中心点为原点,画一个圆弧;然后根据饲料的种类,在圆弧上选择饲料放置点,饲料与饲料之间的直线距离应该大于动物平均体长10倍,两端的饲料点与饲养圈的边界的距离应大于动物平均体长的5倍。
所述步骤2)中,定位器应统一固定于动物身体上的相同部位,优选为颈部或前肢;定位器为微型定位器,该微型定位器还包括有与之配套使用的单片机,单片机与微型定位器,通过无线网连接;微型定位器每隔10~30s采集一次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