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影剂作用下的成像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612.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罗杰坚;张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T5/00;G06T3/40;G06T7/33;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李春辉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影 作用 成像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影剂作用下的成像方法与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的后续图像进行预测,以生成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预测造影图像,从而真实还原造影后期的造影图像,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同时可以极大的缩短造影时间,由于减少了拍摄周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了患者的体验,也解决了医疗机构成像时间过长与管理资金成本过高等问题,对患者与医院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本申请的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训练方便、方差更小、稳定性更好,基于所述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预测造影图像还原度高,不会生成额外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影剂作用下的成像技术。
背景技术
造影是在放射诊断学中,通过摄入含原子序数高的元素的物质,然后在预诊断的体内部位摄取放射照片以供医学诊断。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因此,通过造影来进行成像,需要人体摄入造影剂,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直到造影剂最终被预诊断的体内部位吸收,才能够完整地摄取所需要的医学诊断图像。以肝脏病变临床诊断应用中的核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为例,从向静脉中注射造影剂到造影剂最终在肝脏中实现对比度增强的效果,整个扫描成像过程持续约25分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影剂作用下的成像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影剂作用下的成像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利用造影剂进行器官造影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
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图像;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图像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以得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预测造影图像,其中,所述预测造影图像所对应的预测拍摄时间点大于所述第一造影图像的拍摄时间点,所述预测模型包括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可选地,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进行配准与归一化,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图像。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第一2D图像或第一2D图像序列;
其中,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2D图像或第一2D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图像;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造影图像进行图像恢复,以获取正常分布的预测影像。
可选地,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造影图像进行图像恢复的步骤包括:
采用多线程写入模式,将所述多个预测造影图像进行拼接组装,以进行图像恢复,获取正常分布的预测影像。
可选地,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造影图像进行图像恢复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根据已统计的预测影像直方图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影像进行反归一化,以进行图像恢复,获取正常分布的预测影像;
根据统计时间内的图像的均值和方差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影像进行像素分布归一化,以进行图像恢复,获取正常分布的预测影像。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利用造影剂进行器官造影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造影图像,以作为训练输入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