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8907.X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宏波;包杰;邢跃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3;A01K61/17;A01K63/00;A01G22/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11577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北方地区 亲虾 池塘 繁殖 池塘生态 苗种培育 有效解决 重要意义 交配 产卵 扣棚 苗种 水草 死亡率 放养 水产 栽培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属于水产繁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准备池塘,栽培水草,放养亲虾,亲虾交配和产卵,池塘扣棚,苗种培育。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北方地区小龙虾苗种匮乏问题,降低外地小龙虾死亡率高、适应能力差的缺点,对于北方地区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水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用小龙虾的人也越来越多,小龙虾消费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小龙虾的养殖。2018年,中国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产业加快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600万亩,产量突破16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小龙虾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
目前,国内外小龙虾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缺口。小龙虾主要在我国湖北、安徽、江苏、湖南等南方地区进行养殖。由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域差别较大,北方尚无法形成规模化养殖,苗种只能从南方地区选购,但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大批量死亡以及在养殖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现象,严重影响北方地区小龙虾人工养殖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因此,急需解决小龙虾在北方地区的繁殖技术,自繁的小龙虾苗将为北方地区小龙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以解决北方地区小龙虾苗种匮乏,而从外地引进小龙虾苗种存在死亡率高、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池塘
池塘四周先有15-20°的缓坡,然后是60-70°的陡坡,四周挖环沟,坡底距离中央平台底1.2米,池塘中央为中央平台,平台上有20厘米深的沟槽与环沟相通,同时在池埂四周安装防逃设施,池埂建设时需要夯实;
S2、栽培水草
选择沉水植物作为水草,种植时需纵横成行或成簇,种植面积不低于养殖水面的20%,水草的水面覆盖率不高于水面的50%,栽种水草时水位不高于60厘米,按计划要求栽种完后施足底肥;
S3、放养亲虾
亲虾的放养工作在7月进行,放养时间选择晴天清晨或者阴天进行,水温差不超过3℃,亲虾放养一次放足,每亩放养亲虾40-80kg,选择体质健壮,颜色艳红,规格35g/只以上,放养亲虾时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亲虾放养后及时投喂人工饲料,亲虾放养前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S4、诱导亲虾交配和产卵
亲虾放养后,要进行强化培育,投喂优良饲料,每天定时定量进行投喂,采取定时调节水位诱导交配和产卵,亲虾抱卵后,加水至1.2-1.5米,淹没池塘边的大部分洞穴,7月中旬之前交配完成,8月份完成产卵;
S5、池塘扣棚
水温下降到12-15℃时对池塘进行扣棚,6-8天完成,入冬前期大棚不能全封闭,要留有进、出风口,当棚内温度高于20℃时,需适当开启窗口或揭开薄膜,让空气流通;
S6、苗种培育
坚持每天巡池,查看抱卵亲虾的发育与孵化情况,发现有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用地笼捕捉走已繁殖过的亲虾。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池塘面积为1-3亩,环沟水深1.5-1.8米,防逃设施为塑料薄膜或钙塑板,防逃高度为40-5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龙虾和河蟹幼蟹稻田混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