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及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532.9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陶小虎;唐明明;陈钦云;曹移伟;滕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00 | 分类号: | E01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地址: | 650215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作业 装置 环形 循环系统 方法 | ||
1.一种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包括工程作业车架(1)和下部支撑机构(3),工程作业车架(1)的中间下方由下部支撑机构(3)支撑,当作业装置(7)对铁路轨道进行作业时,下部支撑机构(3)对作业装置有竖向支撑作用;工程作业车架(1)作为整个循环系统的支撑框架在钢轨上运行,其特征在于:工程作业车架(1)的前端固定安装环形降落机构(2),通过环形输送,将车架前端上方的作业装置(7)平稳输送到下方位置;工程作业车架(1)的后端安装有环形提升机构(4),通过环形输送,将车架后端下方的作业装置(7)平稳提升到上方位置;工程作业车架(1)的中间上方安装有上部水平输送机构(5),将环形提升机构(4)提升到支架后端的作业装置(7)水平输送到车架前端上方,然后继续下一个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工程作业车架(1)的前端下方固定安装有对位机构(6),当作业装置(7)从前端上方降落到下方后,由对位机构(6)带动作业装置(7)向后运动,到达作业位置后作业装置(7)与铁道线路固定相对静止并开始对铁道线路进行相关作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及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形降落机构(2)包括支撑板(2-1)、环形降落轨道以及驱动装置,支撑板(2-1)固定安装在工程作业车架(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降落轨道包括内侧轨道(2-2)和外侧轨道(2-3),两条轨道在垂直于支撑板(2-1)的方向相互错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侧轨道(2-2)和外侧轨道(2-3)的半径R相同,轨道中心水平方向偏移量L和作业装置滚动轮中心距M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侧轨道(2-2)和外侧轨道(2-3)在垂直于支撑板(2-1)的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设有活动板(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板(2-8)布置在内侧轨道(2-2)上,一端铰接在内侧轨道(2-2)上,另一端搭接在内侧轨道(2-2)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降落轮(2-4)、驱动轴(2-5)以及驱动电机(2-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降落轮(2-4)外缘均布有多个降落齿(2-7)。
10.一种铁路作业装置环形循环系统的作业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工程作业车高速运行阶段:将作业装置(7)固定在工程作业车架(1)上;
步骤B:作业准备阶段:到达作业位置,工程作业车(1)停止前进,循环系统带动作业装置(7)在工程作业车(1)内做循环运动;
步骤C:作业阶段:工程作业车(1)低匀速前进,作业装置(7)在工程作业车(1)内循环运动,当作业装置(7)循环到车架前端下方时,通过对位机构(6)移动到对应的作业位置,作业装置(7)与铁道线路固定并保持相对静止,开始维护作业;此时,下部支撑机构(3)对作业装置(7)仅有竖向的支撑作用;工程作业车(1)持续前进,作业装置(7)相对作业车架向后移动;作业装置(7)相对作业车架从前端移动到后端的时间即为作业装置(7)与铁道线路相对静止的时间,也是作业装置(7)对铁道线路进行维护作业的有效时间;作业装置(7)到达作业车架后端后,由环形提升机构(4)提起进行一下个循环,直到整条线路的作业完成;
步骤D:收车阶段:作业结束,作业装置(7)与工程作业车(1)固定,高速驶出作业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5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