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多曝光融合的不均匀光照图像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0860.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4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望明;刘召;伍世虔;黄子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曝光 融合 不均匀 光照 图像 增强 方法 | ||
1.一种基于虚拟多曝光融合的不均匀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输入的不均匀光照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并分离出图像的亮度分量V、色调分量H与饱和度分量S;
步骤二:依据相机响应模型采用合适的亮度映射函数,对亮度分量V中曝光不足的像素寻优大于1的最佳曝光比kopt1使亮度映射后的信息熵最大,进而利用kopt1对V通道分量所有像素进行虚拟曝光,生成一幅增强曝光的图像V1,同理,对亮度分量V中曝光过多的像素寻优小于1的最佳曝光比kopt2使亮度映射后的信息熵最大,进而利用kopt2对V通道分量所有像素进行虚拟曝光,生成一幅减弱曝光的图像V2,将V、V1和V2这三幅图像组成曝光序列图像;
步骤三,采用带细节提升的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对步骤二所得曝光序列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增强后的图像V分量;
步骤四,用增强后的V分量和保持不变的H分量和S分量重新合成HSV图像,并将其转换回RGB颜色空间作为最终的图像增强结果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多曝光融合的不均匀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实现过程为:
利用彩色图像的颜色空间转换公式,将输入的不均匀光照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从而得到相应的亮度分量V、色调分量H与饱和度分量S,其中亮度分量V用于后续步骤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多曝光融合的不均匀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实现过程为:
描述相机响应模型的亮度映射函数即BMF函数g(V,k),以亮度分量V为参考图像,通过设置不同的曝光比k可生成具有不同曝光比的图像,起到改变图像像素亮度值的作用;
采用BMF函数对不均匀光照图像的V通道进行增强曝光,为了找到最佳曝光比提高曝光不足的像素的亮度,先利用Q={V(x)|T(x)τ1}过滤得到曝光不足的像素的灰度值集合Q,其中T为原始图像V的光照分量,可基于Retinex理论估计T,τ1是区分曝光不足像素的灰度阈值,比它小的灰度值对应的像素被认为是曝光不足的,则曝光不足的像素点的信息熵为:其中pi代表Q中每个灰度等级i出现的概率,将曝光不足的像素转化为曝光好的像素有助于提升图像可见度、增大图像信息量,所以使用图像信息熵最大化的原则来求解增强曝光的最佳曝光比为:同理,采用BMF函数对不均匀光照图像的V通道进行减弱曝光,为了找到最佳曝光比降低曝光过多的像素的亮度,只需改变灰度阈值条件,就可得到曝光过多的像素点的灰度值集合Q={P0(x)|T(x)τ2},其中τ2是区分曝光过多像素的灰度阈值,使用图像信息熵最大化的原则来求解减弱曝光的最佳曝光比为:从而,得到增强曝光的图像V1=g(V,kopt1)和减弱曝光的图像V2=g(V,kopt2),V以及由它虚拟曝光生成的V1、V2三幅图像组成同一场景不同曝光的图像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轮系一体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接收低电压的电能转换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