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0883.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马民;葛延峰;葛维春;杨东升;单锦宁;叶青;王琛琪;李成伟;周喆;王鑫;周博文;孙振奥;李丹阳;柴琦;郑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东北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8;H02J3/38;H02J3/46;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21234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锅炉 储热 风电 机组 成本约束 联合运行 出力 热电联产机组 系统各装置 惩罚 调度模型 风电机组 火电机组 机组模型 热电机组 系统约束 系统运行 系统综合 优化调度 优化模型 预测误差 运行成本 总成本 风时 构建 配置 火电 改进 | ||
本发明的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风电机组模型、火电机组模型、热电联产机组模型、储热机组模型及电锅炉模型;步骤2:以系统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优化模型,配置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的容量;步骤3:考虑系统约束、机组约束、储热和电锅炉约束、预测误差成本约束以及环境惩罚成本约束,以系统运行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系统各装置的出力配置;步骤4:在有弃风时,增强储热和电锅炉的出力;在谷风时,减弱储热和电锅炉的出力提升对风电的消纳能力。本发明将环境惩罚成本加入模型中,改进了火电,热电机组运行成本的描述方法,使调度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联合调度领域,涉及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等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对于风电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得到飞跃式的发展,由此带来的弃风消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近三年弃风率一直在10%以上,年弃风率在300亿KWh。
产生如此大量弃风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不足。因为风电具有反调峰性、不确定性、波动性。为了消纳风电,需要改善电源结构,很多人提出引入电锅炉或者采用储热机组,但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因为供暖而难以进行调峰,导致了在负荷低谷时大量弃风。
当前国内有很多团队进行相关研究,他们通常只考虑整个系统运行的成本,但环境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并且多数的系统只考虑或控制电储热机组或是电锅炉,这会使调峰和消纳能力减弱,也会使整个系统的灵活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以系统的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电、热系统的多种约束,引入储热控制策略,充分考虑环境惩罚成本对总运行成本的影响,使整个系统在经济性、调峰和消纳能力还有灵活性等方面都有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风电机组模型、火电机组模型、热电联产机组模型、储热机组模型及电锅炉模型,在电、热系统的多种约束下考虑各个模型的启停成本;
步骤2:以系统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优化模型,配置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的容量;
步骤3:考虑系统约束、机组约束、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约束、预测误差成本约束以及环境惩罚成本约束,以系统运行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系统各装置的出力配置;
步骤4:判断是否有弃风现象,充分发挥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的优点,在有弃风时,增强储热机组和电锅炉的出力;在谷风时,减弱储热和电锅炉的出力,得出控制策略,提升对风电的消纳能力。
在本发明的考虑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风电-储热机组-电锅炉联合运行优化模型具体为:
min Z=CTZ+CFJ+CF+CQT+Cchp+CWC+CHJ (9)
式中,Z为系统运行的总成本;CTZ为系统的储热机组、电锅炉和风机的投资总成本;CFJ、CF、CQT、Cchp、CWC、CHJ分别为时段t内的风电机组总成本、火电机组燃料成本、火电机组的启停成本、热电联产机组的燃料成本、预测误差成本和环境惩罚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东北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东北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