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0903.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林邦彦;奥田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密化 结束 带状 极板 制造 方法 电池 | ||
一种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对粒子聚集体进行轧制而将带状未干燥活性物质层形成于集电箔上的未干燥层形成工序;使未干燥活性物质层干燥而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干燥工序;以及对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而压密化的压制工序。粒子聚集体是将第1湿润粒子和第2湿润粒子混合而成的混合粒子聚集体,所述第1湿润粒子是将固体成分中的导电粒子的含有比例设为W1而制造出的,所述第2湿润粒子是将固体成分中的导电粒子的含有比例设为大于W1的W2而制造出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和使用了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电池,所述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具备带状集电箔和在该集电箔上以沿着集电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形成的活性物质层。
背景技术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等所用的电极板,已知在带状集电箔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电极板。而且,在这样的带状电极板之中,具有将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为不具有活性物质层而使集电箔露出的带状露出部(集电部)的电极板。在例如日本特开2018-041625公开了这样形态的带状电极板(参照日本特开2018-041625的图1等)。该带状电极板采用例如以下手法制造。即,首先,在带状集电箔上以带状形成未干燥活性物质层,其后使该未干燥活性物质层干燥,形成活性物质层。其后,一边将活性物质层和集电箔沿长度方向搬送一边进行辊压,将活性物质层在厚度方向上压制从而压密化。于是,形成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将活性物质层和集电箔沿长度方向搬送并辊压,则有时在带状电极板中的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部与集电箔露出的露出部的边界附近在集电箔产生皱褶。认为其理由如下。即,在上述带状电极板中,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部和在厚度方向上不具有活性物质层的露出部,厚度根据活性物质层的量而不同。因此,对活性物质层和集电箔进行辊压时,对厚度厚的活性物质部施加大的压力,因此在该活性物质部,活性物质层和集电箔被压缩,并且集电箔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基本上没有对厚度薄的露出部施加压力,因此露出部的集电箔基本上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都不延伸。于是,活性物质部内的集电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而露出部的集电箔难以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因此,认为该差在活性物质部与露出部的边界附近,在集电箔作为皱褶而出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和可靠性高的电池,所述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在将活性物质层和集电箔沿长度方向搬送并辊压时,能够在活性物质部与露出部的边界附近抑制集电箔产生皱褶,所述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在活性物质部与露出部的边界附近抑制了集电箔产生皱褶,所述电池在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活性物质部与露出部的边界附近抑制了集电箔产生皱褶。
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具备带状的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上述活性物质层在上述集电箔上以沿上述集电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形成,包含活性物质粒子和导电粒子,且在上述集电箔的厚度方向上被压制而压密化,
压密化结束的带状电极板包含活性物质部和露出部,上述活性物质部是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具有上述活性物质层,上述露出部位于上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是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且在上述厚度方向上不具有上述活性物质层而使上述集电箔露出,在上述活性物质层中,多个第1细长区域和多个第2细长区域随机地分布,上述多个第1细长区域是沿上述长度方向细长地延伸、且上述导电粒子的含有比例为W1(重量%)的区域,上述多个第2细长区域是沿上述长度方向细长地延伸、且上述导电粒子的含有比例为大于W1的W2(重量%)(W2>W1)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机数发生器
- 下一篇: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具数据验证与重写功能的外围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