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臭气体治理用室内气味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066.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辉;谌永峰;张利;吴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2;B01D53/38;B01D53/04;B01D4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恶臭 气体 治理 室内 气味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臭气体治理用室内气味处理设备,包括含臭气仓室、光氧催化仓以及隔断仓,所述光氧催化仓安设于所述含臭气仓室外、且两端均与所述含臭气仓室相连通,所述隔断仓安设于所述含臭气仓室的出口位置上、且与所述光氧催化仓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含臭气仓室内设置有包围式集气机构,所述隔断仓内设置有风幕拦截机构,所述光氧催化仓一侧安设有新风回流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含臭气仓室的门口设置风幕拦截机构,避免恶臭气通过含臭气仓室门扩散到室外,对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对恶臭气体进行光氧催化处理,并在光氧催化仓的排气端设置新风回流机构,将部分新风回供到含臭气仓室内,改善室内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恶臭气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恶臭气体治理用室内气味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等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嚗气沉沙池、初沉池等处,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等处,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堆肥处理、填埋、焚烧、转运等处,以及化学制药、橡胶塑料、油漆涂料、印染皮革、牲畜养殖和发酵制药等相应的产生源处,不同的处理设施及过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恶臭气体,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提升泵房,泵房内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初沉淀池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以硫化氢及其它含硫气体为主,污泥消化稳定过程中会产生氨气和其它易挥发物质,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等疾病,恶臭气体处理的发展过程,从最初采用的水洗法,到目前常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生物脱臭法、植物液除臭法、高能离子除臭法等处理方法。
现有技术中,对应恶臭气体的处理大都采用光氧催化法,将室内恶臭气体抽入到专门的光氧催化反应设备中进行处理,此种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恶臭气体达标排放的问题,但是室内的恶臭气体依然不断的在产生、扩散,室内气体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室内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恶臭气体治理用室内气味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应恶臭气体的处理大都采用光氧催化法,将室内恶臭气体抽入到专门的光氧催化反应设备中进行处理,此种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恶臭气体达标排放的问题,但是室内的恶臭气体依然不断的在产生、扩散,室内气体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室内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恶臭气体治理用室内气味处理设备,包括含臭气仓室、光氧催化仓以及隔断仓,所述光氧催化仓安设于所述含臭气仓室外、且两端均与所述含臭气仓室相连通,所述隔断仓安设于所述含臭气仓室的出口位置上、且与所述光氧催化仓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含臭气仓室内设置有包围式集气机构,所述隔断仓内设置有风幕拦截机构,所述光氧催化仓一侧安设有新风回流机构;
所述包围式集气机构包括:悬架、臭气收集结构以及初滤吸附结构;
所述悬架安设于所述含臭气仓室内,所述臭气收集结构安设于所述悬架上,所述初滤吸附结构安设于所述臭气收集结构一端上、且与所述光氧催化仓的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新风回流机构包括:储气仓、回流出风结构以及加压供风结构;
所述储气仓安设于所述光氧催化仓一侧、且与所述光氧催化仓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回流出风结构一端与所述储气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幕拦截机构相连通。
所述臭气收集结构包括:集风罩、进风管、第一离心风机以及第一电磁控制阀;
所述集风罩安设于所述悬架上,所述集风罩下端安设有包围连接组件,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集风罩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离心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套装于所述进风管上。
所述包围连接组件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围挡板、滑轨以及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煮饭方法及快速煮饭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近眼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