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1697.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汪小刚;田冬成;李秀文;刘健;安波;吴博;王静;熊吉圆;王鹏;白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测微计 检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检定装置包括壳体、测管、两个测环、湿温度计、导向结构、夹具和传动组件,测管设置在壳体内,测管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为开口,第一端口的边缘与壳体相连接,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端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孔,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由第一开孔和第一端口伸入于测管内;两个测环均设置在测管上,两个测环之间的距离值与探头的标准长度相等;湿温度计设置在壳体上,夹具用于夹持导杆,夹具设置在导向结构上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传动组件能够带动夹具和导杆沿导向结构移动,如此设置,能准确快速地检定探头是否适合进行观测,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工安全观测工程中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中,滑动测微计是用来监测地下洞室垂直或侧向变形的设备,其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及高分辨率的特点。如此高精度的监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倍加小心,监测设备不应置于潮湿、灰尘和振动环境下。同时,滑动测微计在工程现场使用时要求,监测设备需适应现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后才可进行测量。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矿山、交通等工程地下洞室环境较为恶劣,在滑动测微计监测过程中很难保持适宜的环境。现有技术中,滑动测微计是用于测量钻孔轴向规定间距点的变形,采用移动探头检测,因无需直接接触测点,滑动测微计可以极高的系统精度电子测定两相邻测量标记之间的实际距离。
一般滑动测微计包括探头、电缆、导杆、读数仪等,其中探头相当于一个1m长的连杆,若滑动测微计的探头处于恶劣环境或未适应环境情况,将引起探头的零点偏移;或经多次使用过后,探头长期在潮湿、灰尘环境中工作,会导致探头本身磨损或变形。上述的这两种情况都将会导致滑动测微计的测量系统从第一个测段开始就产生较大误差,在逐段测量提升探头过程中,测量误差不断累积,造成监测成果误差过大。
目前,对于滑动测微计探头的这种情况,工程实践中尚无简便易行的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这与现行规范中对于安全监测设备定期检定的要求不符。有的滑动测微计的探头在工程现场使用时,只通过在现场环境静置一段时间,来默认探头已适应周围环境即进行观测,但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来观察、又具体如何确定的探头适应周围环境、探头所适应周围环境的状态是否就是能够进行观测的最佳状态,这些均不能保证。总之,没有能够准确并快速地获知探头当前状态或者判别探头能否开展观测的装置或方法,若判定不准确就会在观测过程中造成上述的测量误差。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快速地检定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的状态、探头是否适合进行观测、判定不准确造成探头在观测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准确快速地检定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的状态、探头是否适合进行观测、判定不准确造成探头在观测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动测微计的检定装置,包括:
壳体;
测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测管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设为开口,所述第一端口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孔,外部的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由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端口伸入于所述测管内;
两个测环,均设置在所述测管上,两个所述测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与所述滑动测微计的探头的标准长度相同;
湿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用于测量所述测管内的湿度与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