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不可知情况下的数据中心流自适应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1992.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宣够;王士帅;赵伟;高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7/6275 | 分类号: | H04L47/6275;H04L47/62;H04L49/9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4303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不可知 情况 数据中心 自适应 调度 方法 | ||
1.一种信息不可知情况下的数据中心流自适应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发送端应用发送数据到缓冲区;
步骤2:发送端主机根据每个数据流已发送数据包的字节数与多级反馈队列降级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发送端主机对每个数据流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标记;
步骤3:交换机端接收发送端应用发送的标记有优先级的数据包,并进行缓存,每隔设定的时间,交换机端统计各个优先级队列结束时间处于时间滑动窗口范围内的结束流的大小,并计算各个优先级队列中数据包的均值,交换机端根据均值重新调整缓冲区内的数据包的优先级;
步骤4:比较缓冲区内数据包的数目,若该数目大于交换机端口ECN标记阈值,将超出阈值的数据包打上CE标记;
步骤5:交换机端按照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转发各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相同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包按照先进先出的规则转发;
步骤6:接收端接收交换机端转发的数据包,并通知发送端继续发送;
所述步骤2中发送端主机对每个数据流标记优先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假设发送端主机维持k个优先级队列Pi以及k-1个降级阈值aj,其中1=i=k,1=j=k-1,且P1P2....Pk,a1a2a3...ak-1,每个数据流初始发送的数据包都被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发送端主机将发送的数据流的总的已发送字节数byte_sent与降级阈值aj进行匹配,如果aj-1byte_sent=aj,则将数据流接下来发送的数据包优先级标记为j;
步骤2.2:根据步骤2.1,记录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字节数,发送端更新发送数据包所属数据流的总的已发送字节数;
步骤3中交换机端通过时间滑动窗口计算优先级调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每隔设定的时间,计算在时间滑动窗口范围每个优先级队列内已结束的数据流;
步骤3.2:计算出已结束的数据流,使用时间滑动窗口计算每个优先级队列的当前已结束数据流的总发送字节的均值,计算公式为:
Queue_mean(i)=finish_bytes(i)/finish_flows(i)
其中,i是所计算交换机优先级队列号,Queue_mean(i)是交换机优先级队列i已结束数据包均值,finish_bytes(i)是在交换机优先级队列i时间滑动窗口范围内所结束数据流发送的总字节数,finish_flow(i)是在交换机优先级队列i时间滑动窗口范围内所结束数据流的总数目;
步骤3.3:当下一个数据流的数据包进入优先级队列缓冲区时,若这些数据包所属的优先级队列不是最低优先级队列,首先将数据包所属数据流在所属优先级队列已发送字节数与所属优先级队列已结束数据流的总发送字节均值进行比较,若已超过当前队列已结束数据流的总发送字节均值,将超出数据包降到下一级优先级;若没有超过,在所属优先级队列发送;
步骤3.4:移动时间滑动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不可知情况下的数据中心流自适应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若交换机端队列缓冲区的数据包超出了交换机端口ECN标记阈值则将超出ECN标记阈值的数据包打上CE标记的过程为:
计算交换机端所有优先级队列缓冲区的当前待发送数据包数目,若待发送数据包数目超出了设定的ECN标记阈值,将下面接收到的超出ECN标记阈值的数据包打上CE标记,交换机端接收到含有CE标记的数据包后,再对数据的确认包中携带ECN通知,发送端接收到后相应的降低发送速率并通知接收端已接收到ECN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息不可知情况下的数据中心流自适应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交换机端对所标记的优先级进行转发过程为:
对处于不同优先级队列里的数据包,交换机首先转发处于最高优先级队列里的数据包,最高优先级队列里的数据包发送完后再转发第二高优先级队列里的数据包,对处于同一优先级队列里的数据包则按照先进先出的方式来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9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