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008.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7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华;彭港珍;李晓平;毛正林;李乾;邓永建;崔苗逢;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分布 特征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层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整理研究区块的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步骤2,计算出单井的储量、水体能量、采气速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步骤3,作出步骤2计算结果的等值图;步骤4,在步骤3中的等值图上圈出单一储层符合某一标准的区域,并进行面积叠加,将研究区块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分类研究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结合现场资料,将大的研究区块划分为剩余气分布特征不同的小区域,为制定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开采对策提供基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层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属于天然气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当气田开采一定阶段之后,研究剩余气分布特征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于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目前大多数学者仅对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现有的方法大多没有结合生产资料,仅从油藏岩石、流体固有的物理性质对剩余油进行分析,准确度不够。申请号为201010234800.1的专利申请《一种分析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找准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的分布位置。申请号为201920143726.9的专利申请《一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电法测定实验装置》、申请号为201310151735.X的专利申请《一种三维模拟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测量方法及装置》采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不同位置的剩余油饱和度含量。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方法来分类研究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为气田综合调整,制定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开采对策,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分类研究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为制定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开采对策提供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层剩余气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整理研究区块的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
步骤2,根据步骤1收集到的资料计算出单井的F储量、G水体能量、H单井年采气速度、I渗透率变异系数;
步骤3,结合Am含气边界、Al井位坐标和步骤2计算得到的单井各项数据,作出F储量、G水体能量、H单井年采气速度、I渗透率变异系数的等值图;
步骤4,在步骤3中的等值图上圈出单一储层符合某一标准的区域,并进行面积叠加,将研究区块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分类研究不同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进一步地,步骤1中静态资料包括:A基础数据、B储层特征、C岩石物性、D流体物性。动态资料包括:E生产参数。
进一步地,静态资料中的A基础数据包括:Aa孔隙度、Ab原始含气饱和度、Ac储层有效厚度、Ad含气面积、Ae渗透率、Af原始地层压力、Ag体积系数、Ah储层深度、Ai储层温度、Aj射孔层位、Ak射孔深度、Al井位坐标、Am含气外边界、An井距;B储层特征包括:Ba圈闭、Bb储层非均质性、Bc储层潜在伤害;C岩石物性包括:Ca孔隙度、Cb敏感性、Cc胶结类型、Cd渗透性、Ce饱和度、Cf相对渗透率;D流体物性包括:Da天然气、Db水。动态资料中的E生产参数包括:Ea生产日期、Eb压力、Ec产气量、Ed产水量、Ee气水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核磁测井仪钻铤结构
- 下一篇:深井套外环空双级监测采样器及其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