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2143.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杲珺;周阳;董浩宇;白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锂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85 | 分类号: | B65H23/185;B65H20/02;H01M2/1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联轴器 轴承座 电机 隔断 传输路径 电机转速 隔断装置 有效实现 右固定板 装置结构 左固定板 大包角 湿法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该张力隔断装置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1#辊,2#辊,3#辊,4#辊,1#联轴器,2#联轴器,3#联轴器,4#联轴器,1#电机,2#电机,3#电机,4#电机,1#轴承座,2#轴承座,3#轴承座,4#轴承座,隔膜。本发明可通过调节各电机转速,配合变化的隔膜张力,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隔膜在传输路径中形成大包角,从而能有效实现隔膜的张力隔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
背景技术
隔膜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起到分隔正负极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吸收足够的电解液,提供足够的电解质锂离子通道,微孔自闭保护功能等作用。隔膜的锂离子传导能力直接关系到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电解质的保持性和电池的内阻等,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及安全性等重要特性。
现有的湿法隔膜制造方法一般包含:配料铸片→双向拉伸→萃取→横向拉伸→收卷检验。从配料铸片开始连续化生产一直到收卷完成。各部分都有相应张力控制,由于隔膜在制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形变,所以需要进行张力隔断。
现有技术中,一种是采用压紧辊自重施加的压紧力,隔断不同传动过程中的张力,但该装置只能适用于厚型隔膜,不适用于现阶段超薄型隔膜的生产。另外一种是采用真空吸附辊进行隔膜传输过程中的张力隔断,但该辊造价较高,维修困难,不利于隔膜制造业大面积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缺失,提出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该装置能够通过调节各电机转速,配合变化的隔膜张力,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隔膜在传输过程中会形成大包角,从而能有效实现隔膜的张力隔断。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
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1#辊,2#辊,3#辊,4#辊,1#联轴器,2#联轴器,3#联轴器,4#联轴器,1#电机,2#电机,3#电机,4#电机,1#轴承座,2#轴承座,3#轴承座,4#轴承座,隔膜,所述的1#辊、2#辊、3#辊、4#辊分别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所述的1#辊放置在2#辊正上方,所述的2#辊与3#辊平行放置,所述的4#辊放置在3#辊正上方并与1#辊平行,所述的1#联轴器、2#联轴器、3#联轴器、4#联轴器分别安装在左固定板上,所述的1#轴承座、2#轴承座、3#轴承座、4#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右固定板上,所述的1#电机、2#电机、3#电机、4#电机分别通过对应的联轴器连接相应的辊,所述的隔膜依次通过1#辊、2#辊、3#辊、4#辊进行传送运动。
其中,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中间均有可视窗口。
进一步, 1#辊、2#辊、3#辊、4#辊直径相同,且表面均为不锈钢电镀铬后超镜面处理,粗糙度Ra≤0.02μm。
进一步,1#辊与2#辊表面最短距离不超过辊直径1/5,且两辊旋转方向相反。2#辊与3#辊表面最短距离不超过辊直径1/5,且两辊旋转方向相同。3#辊与4#辊表面最短距离不超过辊直径1/5,且两辊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1#轴承座、2#轴承座、3#轴承座、4#轴承座为整体式立式轴承座。
其中所述的1#电机、2#电机、3#电机、4#电机均为PLC控制的可变频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一种湿法隔膜张力隔断机构,通过调节各电机转速,配合变化的隔膜张力,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隔膜在传输路径中会形成大包角,从而能有效实现隔膜的张力隔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案例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锂膜有限公司,未经中材锂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伺服拖拽机构
- 下一篇:剥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