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剪力墙的浇筑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2185.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超;孔祥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E04G11/08;E04G17/00;E04G19/00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丽英 |
地址: | 236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支撑底板 浇筑台车 剪力墙 浇筑 台车支架 第二液压缸 第一液压缸 驱动 对称分布 直接设置 传统的 支撑板 生产成本 吊装 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剪力墙的浇筑台车,浇筑台车包括中置台车和位于中置台车两侧的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所述中置台车包括第一台车支架,第一台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底板,第一支撑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底板,第二支撑底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板。本发明浇筑台车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配合浇筑一个剪力墙,或者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直接设置若干个中置台车,实现多个剪力墙同时浇筑,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模板,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模板,将第三模板放置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取代了传统的吊装浇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台车,具体是一种用于剪力墙的浇筑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房屋的构件较大,在浇筑的过程中采用的普通浇筑的方式,效率低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浇筑,普通浇筑的方式采用吊装设备对模板进行组装,投资大,效率低,脱模慢,造成成本的消耗,生产力减低,不能满足市场对建筑构件的需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浇筑只能一个一个的进行浇筑作业,效率低,而且模板在多次的拆卸的过程中极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剪力墙的浇筑台车,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配合浇筑一个剪力墙,或者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直接设置若干个中置台车,实现多个剪力墙同时浇筑,根据需要可以同时对多个剪力墙同时进行浇筑,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第一驱动源驱动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导轨上转动,第二驱动源驱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导轨上滚动,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模板,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模板,调节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距离,将第三模板放置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将钢筋件放置在第三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向第三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进行成型,取代了传统的吊装浇筑,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模板,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模板,实现脱模,减少了模板的吊装拆卸作业,有利于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剪力墙的浇筑台车,浇筑台车包括中置台车和位于中置台车两侧的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所述中置台车包括第一台车支架,第一台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底板,第一支撑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底板,第二支撑底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第一模板。
所述第一边置台车包括第二台车支架,第二台车支架包括第三支撑底板,第三支撑底板上设有第四支撑底板,第四支撑底板上设有第五支撑板。
所述第五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穿过第六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第二模板,第二模板与地第一模板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边置台车与第一边置台车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模板与地第一模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模板。
所述中置台车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旋转板,旋转板包括旋转板主体,旋转板主体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六连接块,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卡合槽,第六连接块上设有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孔,旋转板主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七连接块,第七连接块上设有第七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置台车和第二边置台车之间设有若干个中置台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贯穿孔,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固定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