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377.6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玲;夏仁波;赵吉宾;赵亮;付生鹏;刘明洋;于彦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6T7/11;G06T7/12;G06T7/155;G06T7/194;G06T7/8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夹持 导管 测量方法 | ||
1.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同步触发多目视觉测量箱内的多个工业相机;
步骤2:工业相机采集不同视角下的多幅原始图像;
步骤3:对每一幅原始图像进行如下处理,得到分割的弯管中心轴线;
i.提取边缘图像并预处理:
ii.去除图像上夹持部件,得到仅包含弯管的弯管轮廓区域:在图像中组合平行的边缘像素,再将平行边缘的距离大于阈值的边缘轮廓剔除掉,得到仅包含弯管的弯管轮廓区域;
iii.提取弯管轮廓区域的中心轴线:
iiii.将弯管中心轴线分割成直线段和椭圆段;
步骤4:选取控制点,由全局标定得到工业相机的内外参数,并借助极线约束进行控制点匹配,得到弯管的空间三维控制点;
步骤5:连接弯管相邻的空间三维控制点,形成弯管空间三维中心轴线,将弯管中心轴线作为路径进行扫掠,得到导管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视觉测量箱由若干个处于不同位置的工业相机、背光光源、匀光板以及箱体构成,其中工业相机均匀布置于箱体内壁的上方,背光光源以及匀光板设置于箱体内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相机的布局位置使得其测量范围覆盖背光光源的整个视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边缘图像并预处理包括:
利用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亚像素提取,得到包含夹持部件和弯管的边缘图像;
去除轮廓长度小于阈值的边缘像素;
利用导管沿中轴线对称的形态,剔除图像中的边缘干扰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弯管轮廓区域的中心轴线包括:
将得到弯管轮廓区域进行填充,再采用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前景图像中的噪声区域;
对弯管轮廓的边缘区域进行骨架提取,得到弯管轮廓区域的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提取包括:以距离两侧边界上两点等距的像素点作为中轴线的像素点,用于得到图像细化的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持下的导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控制点为:利用相邻两个直线段的交点作为两幅图像中待匹配的控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