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清洁状况的评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647.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4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昆;程立;龙婉;刘新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供水 储水 设备 清洁 状况 评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清洁状况的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用于评判分析的样本衰减系数和与样本衰减系数对应的水温;步骤二:计算与样本衰减系数对应的理论衰减系数和风险衰减系数,所述理论衰减系数由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清洁衰减系数随水温和初始余氯浓度变化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步骤三:将样本衰减系数与其对应的风险衰减系数进行配对比较,若样本衰减系数的均值显著大于其对应的风险衰减系数的均值,则判定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显著变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而及时地评判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从而确保为用户提供合格的自来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二次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清洁状况的评判方法,用于对二次供水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进行评判。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为城市高层建筑用户供应生活饮用水(俗称自来水)都是通过二次供水的方式实施的,二次供水是指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作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储水设备、加压设备和管线三部分。二次供水储水设备(以下简称储水设备)起储存自来水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储水设备清洁状况会变差而易于细菌生长,严重时所储存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数量会严重超标,因此及时了解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用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作为自来水的微生物指标,具体要求是“菌落总数,不超过100CFU/mL”、“大肠埃希氏菌,每100mL不得检出”。水中菌落总数(原称细菌总数)是评判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是粪便污染最有意义的指示菌。理论上通过对储水设备中自来水的细菌总数进行连续检测,实时获得细菌总数的数据,就可以对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做出准确的评判。但遗憾的是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 5750.12-2006)无法进行连续检测,而现有的细菌总数检测仪存在如下的缺陷而无法有效应用于储水设备自来水水质的连续检测:1)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5750.12-2006)相比,检测结果差异性大;2)需要使用特殊的检测试剂,且需要频繁更换,部分检测试剂需要低温保存;3)日常运行及维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4)检测过程会产生废液,需要专门处置;5)仪器价格高。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的消毒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氯消毒法。氯消毒法的突出优点是余氯具有持续的消毒作用,余氯系指用氯消毒时,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余氯与细菌总数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水中细菌总数越多,水中余氯消耗越快。水中余氯浓度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步衰减,其在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的衰减规律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最常用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余氯浓度衰减模型是一级反应模型,其具体公式是:Ct=C0·e-k·t,式中Ct表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自来水在t时刻的余氯浓度,C0表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自来水在零时刻的余氯浓度,也称初始余氯浓度,e为自然常数,k为余氯浓度衰减系数(以下简称衰减系数),衰减系数k受水温、初始余氯浓度、管网材质等因素的影响。余氯仪是专门用于检测水中余氯浓度的仪器,在国内已经广泛得到使用,目前余氯仪已能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对水中的余氯浓度进行连续检测。但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对余氯仪的利用仍然只是单纯地使用余氯仪测量余氯浓度,至今还没有人通过余氯浓度的变化来评判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
至今,如何方便而及时地评判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清洁状况的评判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而及时地评判储水设备的清洁状况,从而确保为用户提供合格的自来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