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农机GPS定位数据的农田作业面积测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3435.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6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邱大伟;谭雯雯;刘子辰;张玉成;石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中科晶上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2 | 分类号: | G01B7/32;G01B7/004;G01S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会允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农机 gps 定位 数据 农田 作业 面积 测算 方法 | ||
1.一种基于农机GPS定位数据的农田作业面积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农机进行农田作业期间,农机GPS定位终端每隔设定时间获取农机的GPS定位信息,包括农机的GPS定位点以及时间,并将获取的GPS定位信息输至后台数据存储中心,农田作业完毕,执行S2;
S2、从所述后台数据存储中心选取设定时间段内的GPS定位点;
S3、对相邻GPS定位点间的矩形耕地区域进行随机插值;随机插值之后,还包括:
对于随机插值后的所述矩形耕地区域内的所有GPS定位点,按照其与起始GPS定位点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所述起始GPS定位点为所述矩形耕地区域中时间最早的GPS定位点;
S4、对随机插值后的所有GPS定位点进行谱聚类,所述谱聚类结果为得到至少两个第一次聚类的分块区域;
S5、对每个第一次聚类的分块区域再进行谱聚类,得到至少两个第二次聚类的分块区域;
S6、对于每个第二次聚类的分块区域,去除其中无GPS定位点的空白区域,并进行耕地拐点消除,由此划分得到最终的分块区域;所述无GPS定位点的空白区域,具体为:对于第二次聚类的分块区域中的所有GPS定位点,若存在两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当前两相邻点之间即为空白区域;
对于既无空白区域又无耕地拐点的第二次聚类的分块区域,直接作为最终的分块区域;
S7、对所有的最终的分块区域获取其顺序边界点,求解出每个最终的分块区域的顺序边界点所围成的面积,则所有最终的分块区域对应面积总和即为最终作业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之后,S3之前,还包括对所选取的GPS定位点使用K-means算法去除异常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GPS定位点间的矩形耕地区域为:
对于相邻GPS定位点A和B建立矩形,以A和B分别作为所述矩形的两个宽中点,以耕具宽度为所述矩形的宽,以A和B之间距离作为所述矩形的长,所建立的A和B的矩形即为邻GPS定位点A、B间的矩形耕地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地拐点,具体为:
对于第二次聚类的分块区域中的所有GPS定位点,计算各点与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并对距离值进行曲线拟合,取拟合曲线的极值点对应的GPS定位点即为所述耕地拐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具体为
采用scipy包的ConvexHull函数对所有的最终的分块区域求解其顺序边界点,分别为{(x0,y0),(x1,y1),(x2,y2),…,(xN,yN),(x0,y0))},其中包括0~N共N+1个顺序边界点,(x0,y0)~(xN,yN)顺次为第0~N个顺序边界点的坐标;
则最终作业面积为Area;
Area=|A÷2|×9101160000.085981;
其中A为面积中间量;
a0为面积初值,a0=y0×(x0-x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中科晶上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中科晶上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4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目标物的组合式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