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吸收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553.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喆;陈峰;杜鹏;刘巧沐;杨上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83/05 | 分类号: | C08L83/05;C08L8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林强;崔佳佳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吸收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的组分A为带有乙烯基端基的硅氧烷预聚体,所述的组分B为带有Si-H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和B的质量分数比为0.6~1.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为液态形式的可固化组合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用于激光加工时吸收、反射和/或散射激光能量的材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用于工件激光打孔时避免其它工件损伤的材料。
7.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用于空心工件激光打孔时避免工件背壁损伤的填充材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在激光加工结束后通过物理剥离或真空加热的方式去除。
9.一种激光吸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的组分A为带有乙烯基端基的硅氧烷预聚体,所述的组分B为带有Si-H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将组分A和组分B混合成液态形式的可固化组合物,涂抹或填充到待加工工件或要保护的工件的部位,然后固化,激光加工后通过物理剥离或真空加热方式去除。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吸收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组分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铂。
11.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吸收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和B的质量分数比为0.6~1.5。
12.一种激光吸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空心工件激光打孔中背壁损伤的防护,将组分A、组分B作为填充材料注入空心工件,然后固化,激光打孔后通过物理剥离或真空加热方式去除,所述的组分A为带有乙烯基端基的硅氧烷预聚体,所述的组分B为带有Si-H基团的硅氧烷预聚体。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吸收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吸收剂组分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铂。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吸收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和B的质量分数比为0.6~1.5。
15.一种如权利要求9-14所述的激光吸收剂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温度为2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观瑕疵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热烹调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加热烹调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