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钆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566.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裴立宅;凌贤长;陈鸿骏;马悦;樊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线 钒酸钆 铜片 钒酸钠 氯化钆 制备 保温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密封反应容器 绿色沉积物 微波气氛炉 催化材料 催化领域 电极材料 光学材料 光学器件 两步反应 微波加热 制备过程 低温区 水混合 水冷 加热 密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钆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钒酸钆纳米线由四方GdVO4晶相构成;所述纳米线的直径为40~150nm、长度大于10μm。该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铜片固定于反应容器中间,然后将氯化钆、钒酸钠与水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通过微波加热、保温,从而得到了表面含有绿色沉积物的铜片;随后将混合均匀的氯化钆与钒酸钠置于微波气氛炉的反应容器内,铜片置于反应容器的水冷低温区,并密封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加热、保温。本发明采用两步反应过程,制备过程简单,钒酸钆纳米线可以作为电极材料、催化材料、光学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催化领域及光学器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酸钆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钒酸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学、催化、光学等性能,能够作为电极材料、催化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固体燃料电池、催化、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钒酸钆作为重要的钒酸盐,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有文献(胡大伟,王正平,张怀金,许心光,王继扬,邵宗书.GdVO4晶体的受激拉曼散射.中国激光,35(2018)11-16.)报道了采用熔体提拉法制备出了钒酸钆单晶,所得钒酸钆单晶具有良好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可望用于全固态自拉曼激光器。不同于传统的块体钒酸钆材料,纳米级尺寸的钒酸钆,例如钒酸钆纳米线可望具有比块体钒酸钆材料更优的性能,可以作为光学材料、电极材料、催化材料,在光学、电化学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还未有关于钒酸钆纳米线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钒酸钆纳米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酸钆纳米线,其由四方GdVO4晶相构成;所述纳米线的直径为40~150nm、长度大于10μm。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钒酸钆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
步骤1:以氯化钆、钒酸钠作为原料,水为溶剂,铜片作为沉积衬底,首先将铜片固定于反应容器中间,然后将氯化钆、钒酸钠与水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通过微波加热于温度200~300℃、保温0.5~1.5h,从而得到了表面含有绿色沉积物的铜片;
所述氯化钆与钒酸钠的摩尔比为1:1;
所述氯化钆、钒酸钠的总重量占水重量的10~20%;
所述氯化钆、钒酸钠和水总量占反应容器的填充度为20~40%;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表面含有绿色沉积物的铜片作为沉积衬底,氯化钆、钒酸钠作为原料,氩气作为载气,首先将氯化钆与钒酸钠混合均匀,然后将氯化钆与钒酸钠的混合粉末置于微波气氛炉的反应容器内,铜片置于反应容器的水冷低温区,并密封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加热至1300~1400℃,保温2~3h,氩气流速为15~30cm3/min,最终在铜片表面得到了絮状绿色沉积物,即为钒酸钆纳米线;
所述氯化钆与钒酸钠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的科学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锑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沉淀制备二维碱式氧化锰纳米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