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香氛香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4991.6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峰;陈麒琳;徐晓强;赵雪莹;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恩格乐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013 | 分类号: | A61L9/013;A61L9/01;A61L101/56;A61L101/32;A61L101/44;A61L101/36;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香氛 香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香氛香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该香料由三丙二醇单甲醚、龙涎酮、柳酸苄酯、氢荣莉酮酸甲酯、佳乐麝香原液、麝香‑T、广藿香油、乙基麦芽酚、木香油、柠檬酸三乙酯、羟基香茅醛、香兰素、新洋苿莉醛、麝香复合油、苯甲醇、白花基、柳酸叶醇酯、乙基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改善车内异味问题,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贴合消费者需求,体验人员觉得车内气味有时尚感、科技感、工业感,提升汽车商品性。将以时尚感、科技感、工业感为主题的香味一脉传承,形成主机厂品牌气味。消费者任何场合闻到此味,便想起某品牌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香氛香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内异味一直是困扰车主和乘客的一大难题,车内异味过重,轻则影响车内乘员心情,重则危害乘客身体健康。行业内的各大主机厂为了解决异味问题,提高产品竞争力均加大了对车内气味的管控力度。
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有“加法”和“减法”两种途径。“减法”即通过对整车内饰件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气味进行管控来达到整车气味舒适度的提升。而“加法”会在品牌定位、车型定位、目标客户定位背景下根据内造型色彩意向板的场景定义来制定特定主题的香料,来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同时实现具有品牌辨识度的车内香味。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的气味管控办法集中在“减法”上,无法在定位背景下制定特定主题的香料,无法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香氛香料,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优选的,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优选的,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木香油为木香油02。
所述木香油02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白花基为白花基006。
所述白花基006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麝香复合油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香氛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涎酮、柳酸苄酯、氢荣莉酮酸甲酯、佳乐麝香原液、麝香-T、广藿香油、乙基麦芽酚、木香油、柠檬酸三乙酯、羟基香茅醛、香兰素、新洋苿莉醛、麝香复合油、苯甲醇、白花基、柳酸叶醇酯、乙基芳樟醇、乙酸芳樟酯按配方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
S2.均匀搅拌;
S3.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
S4.均匀搅拌至完全溶解。
优选的,步骤S2均匀搅拌的时间为0.5h。
优选的,步骤S4均匀搅拌的时间为1.5h。
优选的,步骤S4均匀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静止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恩格乐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恩格乐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