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切换进气模式功能的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5486.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苏玉纲;袁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柏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N3/00 |
代理公司: | 32232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混管 燃烧器 燃烧装置 三通阀 燃气 空气管 预混 空气入口 内混合 氮氧化物排放量 氮氧化物排放 独立通道 进气模式 空气接口 燃气接口 燃气入口 | ||
一种具有切换进气模式功能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具有燃气接口和空气接口,还包括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分别连接有空气入口、空气管以及与预混管,预混管连接有燃气入口,空气从空气入口进入三通阀内,三通阀使空气仅进入空气管或预混管内,当空气进入空气管时,空气与燃气在所述燃烧器内混合;当空气进入所述预混管内,空气与燃气在所述预混管内混合后进入所述燃烧器内;燃烧装置进入非预混模式工作,由于燃气和空气各自拥有独立通道,通入的流量大,可满足大功率的工况需求;燃烧装置进入预混模式工作,由于燃气和空气一起通过预混管进入燃烧器内,燃烧装置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比非预混模式低,适用于要求氮氧化物排放低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切换进气模式功能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燃烧器以天然气等气体为燃料,具有燃烧充分、燃烧温度高、燃烧易控制等特点。带有燃气燃烧器的燃烧系统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运用,如石油化工、建材、电力、纺织、印染、钢铁、冶金、机械、食品等行业。
虽然燃烧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上现有的燃烧器均为单功能的燃烧系统,当客户有多功能需求时,单一的燃烧系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必将给客户带来时间、成本等方面的巨大损失,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切换进气模式功能的燃烧装置,通过三通阀实现燃烧器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使燃烧器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节约客户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投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切换进气模式功能的燃烧装置,包括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具有燃气接口和空气接口,还包括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分别连接有空气入口、与所述空气接口连接的空气管以及与所述燃气接口连接的预混管,所述预混管连接有燃气入口,空气从所述空气入口进入所述三通阀内,所述三通阀使空气仅进入所述空气管或所述预混管内,当空气进入所述空气管时,空气与燃气在所述燃烧器内混合;当空气进入所述预混管内,空气与燃气在所述预混管内混合后进入所述燃烧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通阀使空气入口与空气管连通时,燃烧装置进入非预混模式工作,空气通过空气管进入燃烧器内,燃气通过预混管进入燃烧器内,两种气体在燃烧器内混合后开始燃烧,由于燃气和空气分别通过预混管和空气管进入燃烧器内,拥有各自的独立通道,通入的流量大,可满足大功率的工况需求;当三通阀使空气入口与预混管连通时,燃烧装置进入预混模式工作,空气在通过预混管时与燃气混合进入燃烧器内,由于燃气和空气一起通过预混管进入燃烧器内,通入的燃气和空气的流量比非预混模式的少,使燃烧装置可实现的功率小于非预混模式,但由于燃气和空气预先在预混管内充分混合,使得燃烧装置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比非预混模式低,适用于要求氮氧化物排放低的场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器包括有混合内腔、设置在混合内腔中的喷嘴以及与所述预混管连接的第一管体,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燃烧器在非预混模式下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提高燃气燃烧的燃烧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嘴包括有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燃气出口以及与所述空气管连通的空气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非预混模式下空气围绕喷嘴流出,使燃气能够与空气充分的混合,提高燃气燃烧的燃烧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混管内套设有与所述三通阀连接的第二管体,所述燃气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入口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外壁区间内,在预混模式下,使得燃气在进入预混管时贴合第二管体的外壁流动,使得空气与燃气在预混管内充分混合,防止空气对通入的燃气造成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阀为气动三通阀或电动三通阀或机械三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柏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康柏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5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