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GIS电缆终端试验的转换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5728.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兰德刚;王小朋;李跃;梁海深;吕致锋;魏占朋;兰岚;袁贺超;宋瑞;王晓彤;方静;徐福;张樱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1R4/30;H01R11/07 |
代理公司: | 12209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丝杆 高压试验 匹配 电缆终端 故障定位 接地刀闸 螺纹连接 试验效率 转换接头 接地 螺栓孔 螺纹孔 试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GIS电缆终端试验的转换接头,包括高压试验引线及变径丝杆,高压试验引线的两端分别为GIS端和车辆端,在GIS端螺纹连接变径丝杆,所述的变径丝杆一端直径与高压试验引线GIS端的螺纹孔匹配,变径丝杆另一端直径与GIS接地刀闸接地端的螺栓孔匹配。应用此装置可以大大提高试验效率,同时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电压试验技术领域,涉及110kV及以上GIS电缆终端试验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GIS电缆终端试验的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故障查找试验是电缆线路故障跳闸后首要的诊断试验项目,对于发现电缆主绝缘内部绝缘受潮、老化及存在严重的局部放电击穿、以及快速准确的找到故障点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两侧站端全部为GIS进线的全电缆输电线路故障查找试验时,需要将其中一侧站端线路接地刀闸拉开;而由于测试端不能够直接将高压试验引线接在位于GIS气室内的电缆终端头上,故而需要拆下GIS线路接地刀闸静触头的接地排,然后利用螺栓接入高压试验引线借助线路接地刀闸合入后向被测试电缆进行加压试验,由于试验电压较高(一般在30kV~70kV左右),且全电缆线路为容性,这就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故障电缆为高阻故障且故障点较远电缆线路,在拆开接地排时电缆中的残余电荷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或有与故障电缆同槽带电运行电缆线路会使拆开接地排接入高压引线的工作人员造成感应触电的风险;
2、由于GIS接地刀闸静触头接地引出端与地电位不能够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静触头接地引出端螺栓短小高压试验钳开口大无绝缘)需要反复调整高压试验钳与螺栓的接触位置并外辅多重绝缘才能够进行试验。即便如此由于螺栓不能与接地刀闸静触头连接所以故障反射波形极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对故障点的准确判断;
3、高压试验钳卡在短小的螺栓上,缠绕在试验钳上的绝缘带又不紧实,如果在高压试验过程中脱落高压引线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坏;所以保证高压引线与接地刀闸静触头螺栓的可靠连接就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GIS电缆终端试验的转换接头,解决在110kV及以上双侧GIS电缆终端的全电缆线路故障查找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GIS电缆终端试验的转换接头,包括高压试验引线及变径丝杆,高压试验引线的两端分别为GIS端和车辆端,在GIS端螺纹连接变径丝杆,所述的变径丝杆一端直径与高压试验引线GIS端的螺纹孔匹配,变径丝杆另一端直径与GIS接地刀闸接地端的螺栓孔匹配。
而且,一根高压试验引线匹配多个变径丝杆,多个变径丝杆与高压试验引线GIS端连接的端头直径相同,与GIS接地刀闸接地端连接的端头直径不同。
而且,高压试验引线的两端头分别包裹高压绝缘套。
而且,变径丝杆与GIS接地刀闸接地端连接的端头直径为12~16mm,变径丝杆与高压试验引线GIS端连接的端头直径为8.7mm。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现场试验时高压试验钳卡在短小的螺栓上,缠绕在试验钳上的绝缘带又不紧实,如果在高压试验过程中脱落高压引线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坏;而拆装接地端、调整试验钳位置缠绕绝缘固定就需要1-2小时,采用转换接头单次试验时间缩短至0.5小时;
2、降低安全风险,强化本质安全。作业人员手握带绝缘护套的转换接头操作,规避了高压触电等风险;
3、提高工作效率和定位准确性。应用此装置可以大大提高试验效率,同时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5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