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7196.2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刚华;陈沛琳;马波;覃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1 | 分类号: | G01R31/11;G01R31/08;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3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缆 长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电缆的首端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获取所述行波分别到达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时间差;根据所述时间差和所述行波在所述电缆中的波速,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本发明通过从电缆的首端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并沿线检测脉冲,能够获得电缆上任意两个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从而解决了电缆长度与电缆实际敷设位置没有关联的问题,加快了故障测距的查找速度,且无需在电缆上施加高压击穿故障点,即可实现精确定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获取电缆路径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电缆埋于地下,现有的获取电缆路径的技术手段为:在电缆中注入异频正弦信号,检测人员手持电缆路径探测仪,通过电缆路径探测仪感应沿电缆流过的注入信号,查找电缆路径。
然而,上述技术手段仅能够标定出电缆走向,无法获取电缆长度信息,例如,电缆中间某位置距离首端的长度。在查找电缆故障时,考虑到电缆存在盘线情况,若无法确定电缆路径上某点距离测试端的距离,则难以找到故障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获取电缆中间位置距离首端或任意节点的长度信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电缆的首端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
获取所述行波分别到达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时间差;
根据所述时间差和所述行波在所述电缆中的波速,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
可选地,所述电缆的首端的护层接地线上卡接有耦合行波发生设备;
所述从电缆的首端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包括:
通过所述耦合行波发生设备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
可选地,所述耦合行波发生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耦合卡钳,所述耦合卡钳卡在所述接地线上。
可选地,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上分别布置有第一分段标定检测设备和第二分段标定检测设备;
所述获取所述行波分别到达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时间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分段标定检测设备和所述第二分段标定检测设备探测电缆上流过的行波,得到所述行波分别到达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和所述行波在所述电缆中的波速,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
L=V(t2-t1)
其中,L为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V为所述行波在所述电缆中的波速,t1为所述行波到达所述第一测试点的时间,t2为所述行波到达所述第二测试点的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电缆长度的系统,包括:
耦合模块,用于从电缆的首端向电缆护层中耦合注入行波;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行波分别到达所述电缆上的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时间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和所述行波在所述电缆中的波速,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电缆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