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砌钢包用镁碳质涂抹料自动配料混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7275.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斯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彩君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电机 送料箱 导轨 送料装置 镁碳质 涂抹料 搅拌机 下料斗 有效实现 滑动连接 螺栓固定 配方原料 生产过程 生产技术 自动配料 混合机 称量 导出 钢包 下料 运输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镁碳质涂抹料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砌钢包用镁碳质涂抹料自动配料混合机,包括下料斗、送料装置和搅拌机,所述送料装置安装于下料斗和搅拌机之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导轨、直线电机和送料箱,所述导轨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直线电机,所述送料箱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直线电机之间,本发明设置了送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导轨、直线电机和送料箱,其中导轨的直线电机配合能有效实现送料箱的往复移动,而送料箱则能有效实现镁碳质涂抹料的配方原料的称量、运输和导出,并与下料斗和搅拌机相互配合,以便于全自动的完成镁碳质涂抹料生产过程中的下料、配料、运输和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碳质涂抹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砌钢包用镁碳质涂抹料自动配料混合机。
背景技术
镁碳质涂抹料指一种粘合料,可用于湿砌钢包砌筑过程中砖体之间的粘合,对于湿砌钢包的砌筑方法可参照CN201410617116.X的中国发明专利。
另外,在CN201510153478.2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镁碳质涂抹料的组成成分,同时该专利中也提出了利用该镁碳质涂抹料进行实际施工的步骤,其主要步骤包括配料和搅拌,在CN201410617116.X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到可利用泥浆搅拌机进行物料搅拌,但是上述两个对比文件中均未提出镁碳质涂抹料的配料操作,而对于现有镁碳质涂抹料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人工配合或机械配料两种方式,其中人工配合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而机械配料时,由于配方原料较多,使得配料步骤较为繁琐,同样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砌钢包用镁碳质涂抹料自动配料混合机,以解决现有的镁碳质涂抹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无法高效自动化配料混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砌钢包用镁碳质涂抹料自动配料混合机,包括下料斗、送料装置和搅拌机,所述送料装置安装于下料斗和搅拌机之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导轨、直线电机和送料箱,所述导轨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直线电机,所述送料箱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直线电机之间;
所述送料箱包括回形框体、盛料板和推料装置,所述盛料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盛料板对称焊接于回形框体的内部,所述回形框体内部位于两个盛料板之间的位置处成有出料孔,两个所述盛料板的顶端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两组所述活塞板均设有若干个,且两组活塞板均与推料装置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活塞板之间均形成有盛料腔,且每个活塞板的顶端均焊接有U型滑板,所述U型滑板均与回形框体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U型滑板之间均焊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盛料腔的内部均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对称设有六个,且六个重量传感器均嵌入于盛料板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包括齿轮箱、安装座和螺纹杆,所述齿轮箱焊接于回形框体的一端,且齿轮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轴与齿轮箱内的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安装座分别焊接于回形框体的两侧外壁上,两组所述安装座之间均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均通过转轴与齿轮箱转动连接,且两个螺纹杆之间旋合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推板分别与两组活塞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底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位于回形框体的内部,且两个连接板均通过螺栓与其中一个活塞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孔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均位于出料孔的中间位置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送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导轨、直线电机和送料箱,其中导轨的直线电机配合能有效实现送料箱的往复移动,而送料箱则能有效实现镁碳质涂抹料的配方原料的称量、运输和导出,并与下料斗和搅拌机相互配合,以便于全自动的完成镁碳质涂抹料生产过程中的下料、配料、运输和混合,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斯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斯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