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8863.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10 | 分类号: | C09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光蜡 红木家具 熔点 防水 木质 家具 湿气 巴西棕榈蜡 高级植物油 松香 工艺制作 化学组成 家具制作 日常养护 天然绿色 防尘 保光性 光泽度 耐磨损 重量比 阻燃性 磕碰 川蜡 蜂蜡 蜡质 省工 省力 制备 工艺品 修复 透明 制作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红木家具上光蜡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川蜡1~2%,巴西棕榈蜡1~2%,蜂蜡2~14%,水白松香1~2%,高级植物油80~90%。该红木家具上光蜡的熔点在78℃以上,熔点高、蜡质坚硬、光泽度高;化学组成安全、防水、防尘、耐磨损、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即防水分外溢又防湿气内吸,小磕碰易修复,保光性强;天然绿色,不改变家具木质的古色古香气味;制作和使用方便,省工省力,日常养护方便快捷;而且与漆制工艺制作法相比较,该上光蜡有阻燃性;通过该上光蜡处理的家具工艺品更靓丽,更高雅,更透明,更显示原汁原味,还能明显识别家具制作中木质参假,做疵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成品白胚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的第一次涂蜡和古代红家具、厅堂工艺品的修复及养护美容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木及紫檀一类的母材,多为红色或者褐色,更为稀少的花梨檀为霓珀色,其木质质地坚硬,更有一种特殊香味,气味宜人,据科学证实,其檀香味对人有一种提神保健作用,能起搏心脏,疏通血管,又能预防病毒性传染病。故古人今人将此类木材大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工艺品和乐器等。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富有,人们正在不断追求物质和文化的享受,所以当今的红木家具已经到了人们追购的鼎盛时期。在历史的明清梁超宫廷里的龙床、龙椅以及视频都是由红木来做的,红木时达官贵人的享受品,品质高的红木与黄金等值。而今的红木也进入了新富豪之家。
因红木价格的昂贵,一般在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一套不等,所以国家在成品红木家具的木质含水量上有了具体的标准,成品红木家具的国标含水量为12~15%。所以在红木家具的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值其所含水分不能外溢,不能使红木家具卯榫、拼板断裂变形;又不能因气候或环境的潮湿,使水分内吸收,从而使水分超标,致使家具胀裂变形以及家具褪色、丧失光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蜡质坚硬、光洁度高、固水防潮的红木家具上光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红木家具上光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川蜡1~2%,巴西棕榈蜡1~2%,蜂蜡2~14%,水白松香1~2%,高级植物油80~90%。
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川蜡1.6%,巴西棕榈蜡1.6%,蜂蜡11.2%,水白松香1.6%,高级植物油84%。
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川蜡1.7%,巴西棕榈蜡1.7%,蜂蜡11.9%,水白松香1.7%,高级植物油83%。
所述的红木家具上光蜡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按上述红木家具上光蜡的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高级植物油、蜂蜡、水白松香、巴西棕榈蜡和川蜡先后加入加热锅中,进行熬制,直至熬制成蜡液,备用;
(2)将步骤(1)中所得的蜡液置入水浴缸中,进行水浴加热,直至蜡液温度升到一定温度,备用;
(3)将步骤(2)中所得的一定温度的蜡液倒入蜡液缸中,开始搅拌蜡液,待蜡液温度降至50℃时,将蜡液分袋成型。
(4)优选的,所述一定温度为70~90℃。
一种红木家具上光蜡,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川蜡1.7%,巴西棕榈蜡1.7%,蜂蜡11.9%,水白松香1.7%,精炼棕榈油83%。
所述的红木家具上光蜡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按上述的红木家具上光蜡的重量比称取原料,将精炼棕搁油、蜂蜡、水白松香、巴西棕榈蜡和川蜡先后加入加热锅中,进行熬制,直至熬制成蜡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