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感测电路及采样保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9345.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晋毅;林介安;程智修;黄如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驱动 装置 电路 采样 保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测电路,用于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该感测电路包括一采样保持电路及一增益放大器。该采样保持电路可用来对通过一输入端接收的一感测信号进行采样。该增益放大器耦接于该采样保持电路。其中,该采样保持电路包括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一第一开关器、一第二开关器、一第三开关器及一第四开关器。该第一电容耦接于该输入端及该增益放大器之间。该第二电容耦接于一参考端及该增益放大器之间。该第一开关器连接于该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之间。该第二开关器连接于该第二电容及该参考端之间。该第三开关器连接于该第一电容及该增益放大器之间。该第四开关器连接于该第二电容及该增益放大器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驱动装置的感测电路及采样保持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用来感测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像素组件的参数的感测电路及采样保持电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一种,其电致发光层是由有机化合物所构成,该有机化合物可因接收到电流而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广泛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设备,例如电视屏幕、计算机显示器、便携设备如移动电话、手持式游戏主机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其中,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LED,AMOLED)为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主流,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可由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来进行驱动,并包括存储电容用来维持像素的状态,以应用于大尺寸及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在一般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中,每一像素单元都包括三个子像素,其中每一子像素具有可产生三原色其中之一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来组成欲在该像素单元上进行显示的目标颜色。一子像素可从一驱动集成电路(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Driver IC)接收一电压信号。接着,薄膜晶体管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一驱动电流,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的亮度则由其通过的驱动电流来决定。然而,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中,不同子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可能存在组件参数的误差或不匹配,导致电压/电流转换效率产生差异,此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也可能存在误差。当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运作之后,可能面临电压/电流转换及发光效率的衰减。在此情形下,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上各个位置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画面一致性往往因此而下降。
为了改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画面一致性,源极驱动装置通常配备有一感测电路,负责针对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及/或薄膜晶体管组件参数等参数的衰减程度进行感测。请参考图1,图1为常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控制系统10的示意图。有机发光二极管控制系统10包括一图像处理器102、一源极驱动装置104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106。图像处理器102可由一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实现,用来输出显示数据并针对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106执行感测操作。源极驱动装置104包括一驱动电路110及一感测电路120。驱动电路110包括多个信道,其中每一信道具有可用来输出驱动信号的一运算放大器或缓冲器。感测电路120也包括多个信道,其中每一信道具有一采样电路。其感测机制为,驱动电路110通过驱动线传送驱动信号至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106上的目标子像素,并由感测电路120通过感测线从该子像素对应接收感测信号。
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106及其相关的源极驱动装置104经常被要求操作在例如不同温度或不同环境等任何情况下。因此,感测电路120应能够在不同温度及工艺变异之下维持原有效率。除此之外,感测电路120的各信道也应具备相同效率且变异量小,以实现感测操作的一致性。因此,如何提升感测电路的一致性已成为本领域亟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