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电路及其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9612.2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庞志伟;赵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345;H05B45/325;H05B4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电路 及其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电路及其同步方法,照明电路包括:输入整流回路;第一恒流电路,连接在所述输入整流回路和第一LED发光组件之间;第二恒流电路,连接在所述输入整流回路和第二LED发光组件之间;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与所述第一恒流电路及所述第二恒流电路连接,输出PWM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恒流电路和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向所述第一LED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LED发光组件输出电流,所述照明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对第一主电感和第二主电感进入稳态的时间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照明电路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通过对先到达稳态的第一主电感或第二主电感滞后的输出PWM控制信号,实现第一LED发光组件和第二LED发光组件的同步点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电路及其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个发光组件的同步控制,通常通过恒流电路来实现,以两个LED发光组件的同步控制为例,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第一LED发光组件8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的电源上电后,第一恒流电路3和第二恒流电路4分别从输入整流回路2获得驱动IC(未图示)的电压Vcc1和Vcc2,并检测来自控制信号发生电路5的PWM控制信号点灯指示,接收到PWM控制信号后,第一恒流电路3和第二恒流电路4分别向第一LED发光组件8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输出电流以点亮第一LED发光组件8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在此过程中,PWM控制信号同步输出,但因为第一恒流电路3的Vcc1和第二恒流电路4的Vcc2充电时间的时间差,导致第一LED发光组件8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两端的电压出现差值,因此,两个电路的电流启动时间出现时间差;另外,由于第一LED发光组件8的启动电压Vf1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的启动电压Vf2本身也存在着的差异;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第一LED发光组件8和第二LED发光组件9点亮不同步,影响了点灯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发光组件的照明电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可用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电流启动时间数据的照明电路。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电路,包括:输入整流回路;第一恒流电路,连接在输入整流回路和第一LED发光组件之间;第二恒流电路,连接在输入整流回路和第二LED发光组件之间;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与第一恒流电路及第二恒流电路连接,输出PWM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向第一LED发光组件和第二LED发光组件输出电流,照明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与第一恒流电路的第一主电感耦合的第一副电感;与第一副电感串联的第一电阻;与第一副电感串联的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阻并联的第一电容;以及与第一副电感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第二检测电路包括:与第二恒流电路的第二主电感耦合的第二副电感;与第二副电感串联的第二电阻;与第二副电感串联的第二二极管;与第二电阻并联的第二电容;以及与第二副电感串联的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分别与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相连,以检测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能够根据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主电感和第二主电感的电压到达稳态的时间差。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设置与第一恒流电路的第一主电感和第二恒流电路的第二主电感分别耦合的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可以分别对第一主电感和第二主电感进入稳态的时间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照明电路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通过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计算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内的电流启动时间的时间差并根据该时间差针对先到达稳态的第一主电感或第二主电感滞后的输出PWM控制信号,以实现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内的电流启动时间保持一致,进而实现分别连接于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的第一LED发光组件和第二LED发光组件的同步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报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