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砼内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砼内养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9694.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吕杉;王亚彬;巫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功予名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24 | 分类号: | C04B18/24;C04B18/26;C04B18/20;C04B18/16;C04B18/04;C04B20/02;C04B28/00;C04B38/00 |
代理公司: | 51223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护 内养护剂 抗震性 混凝土配比 可溶性糖类 技术难题 碱液浸泡 抗裂性能 绿色环保 效果提供 综合成本 综合造价 吸水率 再干燥 轻质 制备 废弃物 建筑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砼内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砼内养护的方法,采用具有一定吸水率的轻质废弃物作为原料,经碱液浸泡至最终得到的砼内养护剂的pH值不小于6、可溶性糖类含量不高于20%,再干燥、粉碎成粉末制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解决了现砼无法普及使用内养护技术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本发明砼内养护的方法,可有效的对各类砼进行内养护,还可降低砼的综合成本,进而降低建筑的综合造价,提高砼的抗裂性能与建筑物的抗震性。本发明砼内养护的方法为设计内养护混凝土配比以获得最大的内养护效果提供了明确的方法,为内养护的提供了可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砼内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砼内养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砼作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结构材料已推广使用几十年了,一般使用形式为现场搅拌因不环保被限制使用,和搅拌站集中搅拌使用,砼一般都是用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和水)将细骨料(砂)和粗骨料(石)通过粗细级配后粘结而成,砂浆是无粗骨料的砼,透水砼是无或少细骨料的砼,它们共性是砼从搅拌机搅拌好后其用水量就终止。
砼浇筑成型完成终凝时一般只能从砼构件外露面进行表层采用浇水或蓄水进行养护或遮盖,只能作到让砼内的水份不快速蒸发而流失,砼内部水泥主靠内部留存的水份继续进行水化而增长强度,同时胶凝材料水化会产生水化热,导致砼内部温度升高,本来就不富裕的水分随温度升高而向外蒸发而损失,特别是商品砼为了给施工留下充裕时间和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其胶凝材料用量较大而水化热更久,导致胶凝材料对砼内部的需水量也越大。
在没有砼内养护技术的情况下,增加砼的用水量,不仅会增大砼的水胶比使砼的强度等级降低,还会导致砼坍落度过大或离析等诸多砼质量问题。
若不进行砼内养护,还会导致胶凝材料大量的浪费:因为砼内部的水泥靠后期的空气通过砼内部微裂缝进入,以空气中水分继续凝结而使砼后期强度增长变得相当缓慢,为了确保砼强度,按水胶比不变,来事先加大胶凝材料用量,不仅形成恶性循环而浪费资源,还会导致因砼胶凝材料用量增大引起砼的内部裂缝增多等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等。
在保持砼设计的水胶比和粗细骨料用量比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来保持砼的强度和性能稳定,怎么采用一种经济实用且能普及的内养护技术来增加砼内部水份储存去实现砼的内养护,一直是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砼内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砼内养护的方法,能够通过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得砼内养护剂,对各类砼进行内养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砼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轻质废弃物干燥、粉碎成粉末制得;所述轻质废弃物的pH值不小于6,可溶性糖类含量不高于20%。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废弃物选自商业垃圾、农业垃圾、林业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商业垃圾选自聚酯板、海绵块、废珍珠岩制品、废桔杆制品、废陶粒制品、泡沫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农业垃圾选自桔秆、菜籽秆、玉米芯、谷物外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谷物,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其它许多杂粮,在食用时都需要将外壳除去,这些外壳统称为谷物外壳,如稻壳等;
所述林业垃圾选自林业植物的根、茎、叶、果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废弃物选自木枝、玉米芯、麦杆、稻杆、菜籽杆、聚脂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回收轻质废弃物过程中,易因为污染或腐蚀,使其碱性降低,酸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功予名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功予名图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