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漠草地围栽沙棘种植牧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9724.8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县华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46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荒漠 草地 沙棘 种植 牧草 方法 | ||
本发明介绍一种荒漠草地围栽沙棘种植牧草方法,属于草本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土壤检测、地块整理、沙棘栽培、牧草混种;采用化学分析测定方法检测土壤,相应添加肥料,将荒漠草地连片整理成50m×50m的方块地,并按照对边中心点线连接,使围栽地块形成田字形地块,沿边线和中心点线开挖两道沙棘树地沟,再移栽沙棘苗,沙棘苗栽种前根部在清水中浸泡24~36小时,种植密度为行株距1.5m×3m,品字型布设;本发明运用自然植物群落层片结构和根群分布规律,将生长年限不同、生长盛衰期不同的牧草进行混种,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治理沙化,在荒漠草地养殖饲草,为畜牧业生产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牧草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荒漠草地围栽沙棘种植牧草方法,属于草本植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荒漠草地,大气降水很少,年仅20~50毫米,低温,年均气温-8~-10℃,月均气温在0℃以下有8~10个月,寒冷和大风常造成生理干早,植物生长期很短,仅2~3个月。在长期的白昼阳光直射下,可以使岩石和植物灼热,夜间又很快散热而发生冰冻,植物基本由超旱生、耐寒温、叶退化或特化、植株多为垫状小半灌木组成。一般高仅8~15厘米,叶小而质厚,群落中植物种类十分稀少,单位面积覆盖率常不足5%。因此,不能够种植一些高价值的农作物,只能种植一些牧草,但因为牧草的根茎短小不可以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在家畜啃食后会渐渐变成沙漠戈壁从不同的防风固沙林的生态功能,沙棘具有耐风蚀沙埋、抗干旱、耐贫瘠、早期生长快、有足够的高度、树冠稠密、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在民勤荒漠草地采用围栽沙棘,三角形块状种植牧草,结合封育达到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治理沙化、提供饲料,同时也可为畜牧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荒漠草地围栽沙棘种植牧草方法,对于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治理沙化、提供荒漠草地养殖饲草,为畜牧业生产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荒漠草地围栽沙棘种植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土壤检测、地块整理、沙棘栽培、牧草混种;
土壤检测:采用化学分析测定方法测定土壤的铁、锰、总钾、有机质、有效磷、总磷、水分及全盐量,并根据检测结构配制出出相应添加肥料;
地块整理:将荒漠草地连片整理成50m×50m的方块地,并按照地块对边中点线连接,使围栽地块形成田字形地块,再沿边线的中心点开挖成40cm~ 70cm宽、30cm~50cm深的两道沙棘树地沟,再移栽沙棘苗;
沙棘栽培:用1-2年无性繁殖苗造林,栽种前根部在清水中浸泡24~36小时,以提高育苗成活率,种植密度为行株距1.5m*3m品字型布设;
牧草混种:运用自然植物群落层片结构和根群分布规律,充分利用空间条件,将生长年限不同、生长盛衰期不同的牧草进行混种。
进一步的,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在地块整理时每亩需施磷酸二铵5~7公斤;钾肥2.5~3公斤,0.5%的尿素液100~120公斤。
进一步的,沙棘树苗成活后,形成互联的防沙固沙田字形林带,空心正方形地块被保护,作为有效牧草种植地。
进一步的,沙棘栽培:在完成沙棘树苗种植回填土后,应将树苗向上提5~15 厘米,可以使树苗根须生长发达。
进一步的,牧草混种时,每块50m×50m方块地施二铵12-18公斤、尿素 4-8公斤、硫酸钾8-16公斤、有机肥2-2.5立方米。
进一步的,牧草混种,采用燕麦草和垂穗披碱草间行条播的方法混种,条播的行距为15cm~30cm。
进一步的,每方块地(被保护的空心正方形地块)播种量为:燕麦草为10 千克,垂穗披碱草为1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华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太湖县华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