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0456.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王轶;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4/25 | 分类号: | A01G24/25;A01G24/23;A01G24/22;A01G24/10;A01G24/20;A01G24/28;A01G24/15;A01G24/12;A01G3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栽培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生物肥料250‑350份,醋糟200‑300份、硅藻土100‑200份、腐殖土100‑200份、珍珠岩50‑100份和河沙50‑100份;生物肥料是以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硅藻土为原料,以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为菌剂发酵制得。本发明公开的茶树栽培基质可提高种子萌发速度,保证茶苗整齐度,并且促进茶苗快速生根,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以及茶叶产量和茶叶籽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茶树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茶树的培育主要采用扦插法,较少采用直播法;主要由于直播种子萌发率低,出苗不整齐,幼苗抗性差,存活率低。
然而扦插法培育茶树虽然能够缩短育苗时间,提高成活率,但与播种培育相比更容易老化,对茶叶质量及开花结果的数量均有影响,进而造成茶叶及茶叶籽的减产,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获得通过栽培基质的优化提高种子萌发速度,提高茶苗移栽存活率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栽培基质,适于用种子直播,并且能够应用于茶苗的大田栽培,提高种子萌发速度,提高茶苗移栽存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生物肥料250-350份,醋糟200-300份、硅藻土100-200份、腐殖土100-200 份、珍珠岩50-100份和河沙50-100份;
生物肥料是以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硅藻土为原料,以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为菌剂发酵制得。
以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硅藻土为原料进行发酵制得生物肥料,使得茶苗培育过程中无需再添加其余肥料,相较于普通有机肥而言肥效快,并且肥力持久、缓和、无污染。菌剂中四种特定微生物相互配合,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防止种子及茶苗根系在湿润的基质中腐烂;可分解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以及茶树栽培基质中的其他成分,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茶苗快速生根,提高移栽存活率。
醋糟为固态发酵酿造食醋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和纤维素。将醋糟作为栽培基质,一方面与生物肥料相配合提供营养成分,另一方面,蓬松的醋糟使基质内有诸多孔隙,与硅藻土、腐殖土、珍珠岩和河沙相配合,在保水的同时增加了基质的透气性,进一步改善茶苗根系生长环境。
基质中各成分以特定粒度及特定用量混合,使得基质透气、疏松且保水,进而有利于缩短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
进一步地,一种茶树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生物肥料300份,醋糟250份、硅藻土150份、腐殖土150份、珍珠岩80 份和河沙70份。
进一步地,生物肥料中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和硅藻土的重量比为(1-2)∶(2-4)∶(1-2)∶(1-2)∶(1-2);菌剂中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用量比为(2-3)∶(2-3)∶1∶1;菌剂的用量为生物肥料原料总重量的15-20%。
进一步地,生物肥料中茶叶籽壳、废弃茶树枝叶、大豆秧、玉米秸秆和硅藻土的重量比为2∶3∶2∶1∶2;菌剂中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用量比为2∶2∶1∶1;菌剂的用量为生物肥料原料总重量的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0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