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0530.X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强;刘涛;王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少强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B35/00;F01K1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燃煤 供热 机组 蒸汽 梯级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具体涉及燃煤供热机组供热可靠性节能技术领域,包括锅炉、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发电机,所述锅炉蒸汽出口与高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所述高压缸与锅炉的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当汽轮机或发电机在故障状态下需要进行检修时,汽轮机和发电机停运,锅炉的主蒸汽经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进入到锅炉的再热器中,然后再经过锅炉再热器吸热后进入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做功驱动发电,接带厂用电系统,提高应急供热系统热经济性;若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故障,锅炉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可以直接减温减压进入热网加热器加热城市供热循环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供热机组供热可靠性节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高污染、高能耗的分散燃煤锅炉房逐步关停,燃煤清洁集中供热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采暖季居民采暖的主要热源。根据《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热电联产机组在设计上应兼顾发电和供热两个功能,在对外供热期间,应具有较高的供热可靠性。对于供热式汽轮机,宜一机配一炉当一台容量最大的蒸汽锅炉停用时,其余锅炉的对外供汽能力若不能满足热力用户连续生产所需的100%生产用汽量、60%~75%(严寒地区取上限)冬季采暖、通风及生活用热量的要求时,应由热网配置其它备用热源。
对于配置数台燃煤发电机组的供热电厂,锅炉通过原煤燃烧加热给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发电供热,若汽轮机或发电机等设备在供热期内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导致本台机组采暖供热系统终止,引起全厂对外供热质量下降,造成供水温度明显下降,引起较为严重的民生问题。
为提升供热系统可靠性,具备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供热能力,部分燃煤机组实施了旁路联合供热系统的停机不同炉应急供热改造;为提升旁路联合供热系统通流能力,进出锅炉再热器的蒸汽压力一般控制在2MPa以上,然居民采暖领域热网加热器要求的理论进汽压力约为0.2~0.3MPa,为避免旁路联合供热系统供热蒸汽直接减温减压进入热网加热器的传统方式导致的蒸汽余压白白浪费,有必要设置汽轮发电机组回收利用该部分供热蒸汽余压,接带机组厂用电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当汽轮机或发电机在故障状态下需要进行检修时,汽轮机和发电机停运,锅炉的主蒸汽经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进入到锅炉的再热器中,然后再经过锅炉再热器吸热后进入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做功驱动发电,接带厂用电系统,提高应急供热系统热经济性;若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故障,锅炉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可以直接减温减压进入热网加热器加热城市供热循环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包括锅炉、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发电机,所述锅炉蒸汽出口与高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所述高压缸与锅炉的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低压缸输出端连接有凝汽器,所述凝汽器输出端连接有凝结水泵,所述凝结水泵输出端设置有除氧器,所述除氧器输出端设置有电动给水泵,所述电动给水泵输出端连接有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输出端与锅炉相连接;
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高压旁路,所述高压旁路上设置有减温减压阀门组,所述锅炉输出端与中压缸连接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靠近中压缸的一端设置有中压联合进汽阀,所述第三管路中部设置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一端设置有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
所述供热蒸汽背压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端设置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一端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所述第四管路与第五管路之间设置有第六管路,所述热网加热器输出端连接有疏水泵,所述疏水泵输出端设置有第七管路,所述第七管路与除氧器相连接,所述第七管路中部设置有第八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一端与第六管路相连接;
所述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八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少强,未经孙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0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