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的泌尿外科穿刺导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0766.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元;张敏;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B33Y80/00 |
代理公司: | 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板 穿刺 病灶位置 泌尿外科 穿刺孔 定位管 打印 人体大腿根部 穿刺位置 人体生理 人为因素 阴囊根部 准确定位 穿刺针 树脂板 肛门 贴合 凸形 阴部 医疗器械 成功率 器官 外围 伤害 治疗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用导板,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泌尿外科穿刺导板,所述泌尿外科穿刺导板包括导板、穿刺孔和定位管,所述导板为贴合人体大腿根部、阴囊根部、会阴部与肛门外围弧度的弧形树脂板,导板前段设有凹槽,导板的弧形凸形面上设有多个穿刺孔和定位管;本发明中的穿刺导板不但能够准确定位病灶位置还能根据病灶位置准确判断穿刺位置,便于进入穿刺针,避免人为因素对穿刺的影响,根据人体生理器官利用3D打印机打印的符合人体需要的3D穿刺导板,避免现有的医疗器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即方便又安全,节省人力、物力,减少治疗成本,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用导板,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泌尿外科穿刺导板。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在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大多以内服药物、物理疗法、注射疗法以及手术方法等。由于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然而目前在确定前列腺炎的方法大多采用穿刺法进行确诊,但是目前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病患的心理原因造成手术颤抖影响穿刺针的进入或是医生的经验法从而影响穿刺效果,造成穿刺成功率低。
由以上所述,研究一种如何提供能准确穿刺、减少对患者伤害、快速、低成本和高效的穿刺导板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的上述问题是不能准确定位穿刺位置、人为因素对穿刺位置影响,成本高、穿刺成功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泌尿外科穿刺导板。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泌尿外科穿刺导板,所述泌尿外科穿刺导板包括导板、穿刺孔和定位管,所述导板为贴合人体大腿根部、阴囊根部、会阴部与肛门外围弧度的弧形树脂板,导板前段设有凹槽,导板的弧形凸形面上设有多个穿刺孔和定位管。
进一步,在穿刺孔上分别沿穿刺孔的72°、144°、216°、288°、360°位点向外侧设有穿刺导槽,在穿刺孔内设有5个不同方向的穿刺导槽,通过穿刺导槽的延伸线确定病灶位置,便于穿刺针的介入,可以准确确定针对进针方向,避免穿刺的来回移动,从而影响穿刺效果。
进一步,所述穿刺导槽的一端与穿刺孔的入口端连接,穿刺导槽的另一端与穿刺孔的出口端连接,穿刺针从穿刺孔的入口端进入沿穿刺导槽从穿刺孔的出口端出,使穿刺针位于穿刺导槽内,避免穿刺针的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穿刺孔的入口端为圆形,穿刺孔的出口端为5个弧形面组成五瓣梅花状,在穿刺孔内设有5个不同方向的穿刺导槽,穿刺针进针沿穿刺导槽可以准确确定穿刺针对进针方向,出针方向为五瓣梅花状出口端的一个弧形面上,从而确保进针的方向,便于穿刺。
进一步,所述穿刺孔至少设置为8行,每行至少为13个;设置有多个穿刺孔可以通过探头探到的前列腺炎炎症的具体位置,根据探头的方向与穿刺孔的延伸方向的交叉点确定进针的位置、选用的穿刺孔的位置以及穿刺导槽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定位管的一端与导板固定连接,定位管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探头孔;将定位管插入患者肛门进入直肠内,然后插入彩超探头并利用彩超机,确定前列腺炎病灶位置。
进一步,所述探头孔为弧形,所述探头孔的位置与前列腺的外缘相邻,便于彩超探头的探查与移动,利用彩超探头通过探头孔探查探查到病灶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0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套管型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排烟的穿刺器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