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降噪吊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0971.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62;G10K11/178;E04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吊顶 | ||
1.一种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骨架,通过挂件吊设于层顶;
吊顶板,设于所述龙骨架,所述吊顶板用以与层顶配合形成消音腔;
吸音层,设于所述吊顶板,用以吸收噪音;
安装柱,设于所述消音腔的中部,所述安装柱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主动降噪装置,设于所述消音腔,所述主动降噪装置包括拾音模块、发声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拾音模块及所述发声模块均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以通过所述拾音模块拾取所述消音腔内的噪音,并在所述噪音高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发声模块发出与所述噪音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反噪音,其中,
所述拾音模块包括全向收音麦克风单元、第一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和第二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多个所述全向收音麦克风单元间隔设于所述消音腔,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背向所述吊顶板设置,用以拾取来自层顶上方的噪音,所述第二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朝向所述吊顶板设置,用以拾取来自所述吊顶板下方的噪音;
所述发声模块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二扬声器单元和第三扬声器单元,多个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环绕所述安装柱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环设于所述安装柱,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呈预设仰角设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三扬声器单元环设于所述安装柱,所述第三扬声器单元呈预设俯角设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下方;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以当所述全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噪音高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第一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拾取的噪音高于所述第二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拾取的噪音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发出所述反噪音,以及,当所述全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收取到的噪音高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拾取的噪音高于所述第一定向收音麦克风单元拾取的噪音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和所述第三扬声器单元发出所述反噪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降噪吊顶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铺设于所述消音腔,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上方,并与层顶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还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罩设于所述发声模块的外周,所述筒形壳体由编织网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具有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圆弧部分别对应第二扬声器单元和所述第三扬声器单元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吊顶板,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柱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降噪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铺设于所述吊顶板,和/或,所述吊顶板的周侧设有毛毡,和/或,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减震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09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