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表面浇铸铜合金液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1644.6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种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种向东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C9/00;B22D19/08;C21D9/00;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表面 浇铸 铜合金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钢板表面浇铸铜合金液,包括纯铜、磷铜、中间合金、金属料、覆盖剂和精炼剂,其特征在于,磷铜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Cu的含量为50~55g,Sn的含量为3~5g,P的含量为0.03~0.3g;
中间合金由铁、硅和锰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Fe的含量为2~4g,Si的含量为3~6g,Mn的含量为1~3g;
金属料由锌、铅、铝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Zn的含量为4~6g,Pb的含量为2~3g,Al的含量为1~2g;
覆盖剂由木炭、玻璃、硼砂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木炭的含量为3~4g,玻璃的含量为2~3g,硼砂的含量为2~4g;
精炼剂由碳酸钙、苏打和萤石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碳酸钙的含量为1~3g、苏打的含量为2~3g和萤石的含量为4~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浇铸铜合金液,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磷铜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Cu的含量为53g,Sn的含量为4g,P的含量为0.1g;
中间合金由铁、硅和锰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Fe的含量为3g,Si的含量为5g,Mn的含量为2g;
金属料由锌、铅、铝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Zn的含量为5g,Pb的含量为3g,Al的含量为2g;
覆盖剂由木炭、玻璃、硼砂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木炭的含量为4g,玻璃的含量为3g,硼砂的含量为4g;
精炼剂由碳酸钙、苏打和萤石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碳酸钙的含量为2g、苏打的含量为3g和萤石的含量为5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浇铸铜合金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钢板准备:取一定长度的钢板放置到运输带,运输到抛光机内,抛光机内的打磨头旋转对钢板的上半表面抛光打磨,打磨完成后,翻转钢板的下半身朝上,继续对钢板的表面抛光打磨,完成后继续放置到运输带上;
S2:钢板处理:运输带的一旁依次放置酸洗槽、水洗槽和电镀槽,钢板上利用运输带移动到酸洗槽去除表面氧化的铁皮,水洗槽内流动的流水去除钢板的酸性溶液,电镀槽内钢板置于碱性电镀液中,碱性镀铜完成后,再置于电解液中,进行酸性镀铜,并在钢板的表面涂覆上抗氧化剂上;
S3:铜合金液制备:
S31:300g的纯铜放置到熔点为1100℃的反应釜中,纯铜熔化为液体,并且以30d/min速率搅拌,在边搅拌边加入60g的磷铜,以40d/min速率搅拌,加入10g的中间合金,并且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以3~5℃/min速率上升,至反应釜内温度到达1250℃后停止,加热10~15min,反应釜内材料和铜完成混合;
S32:覆盖剂制备:木炭、玻璃、硼砂放置到粉碎机中,研磨为300目直径的颗粒后,制备完成后的粉末倒入混合机内,将其混合物均匀的倒入反应釜的表面上;
S33:精炼剂制备:碳酸钙、苏打和萤石放置到粉碎机中,研磨为200目直径的颗粒后,制备完成后的粉末混合倒入反应釜内;
S4:浇铸准备:金属模型上下模具打开,钢板放入金属模型中,将模具闭合后,模具加热至温度310~350℃后,熔炼完成铜合金液注入金属模型内,铜合金液包覆在钢板的表面,形成双金属复合板;
S5:冷却:上下模具打开,将双金属复合板放置到大气内冷却退火,在在以3℃~5℃/min的速度降温,冷却至常温状态;
S6:整理:多个双金属复合板并排的放置到运输带上;
S7:检测:通过视觉检测系统对双金属复合板检测,合格的双金属复合板运输走,不合格的双金属复合板剔除到一旁重新加工;
S8:包装:双金属复合板叠加在一起,放置到包装机内打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浇铸铜合金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针对步骤S5中,经过冷轧机,利用冷轧机的承重辊、工作辊共同将力施加到双金属复合板的两个面上,通过改变两个轧辊间隙的大小实现轧制出合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种向东,未经种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