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水岭的极化SAR影像超像素分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1741.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郎丰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87;G06V1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水岭 极化 sar 影像 像素 分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水岭的极化SAR影像超像素分割方法,利用极化信息进行梯度计算;然后按照规则网格布置种子点,并利用标记分水岭算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超像素分割;最后利用极化信息对初步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将边缘像素划分到其邻近区域中,并消除噪声区域。极化信息的利用以及后处理步骤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分割精度,以利于后续基于对象的处理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水岭的极化SAR影像超像素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分水岭分割是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方法,它具有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对微弱边缘具有良好响应等优势。该方法常用于光学图像,在用于SAR图像时,往往将SAR图像转换为光学图像的形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会造成信息损失,导致分割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分水岭分割对噪声非常敏感,因此过分割现象严重,所获得的分割结果往往比较细碎。
目前公开文献所提出的改进的算法所采用的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预处理:对原始图像进行滤波或平滑;2、梯度图计算:利用改进的梯度算子计算梯度图像;3、后处理:对分割后得到的微小区域进行合并。
根据误差传播定理,处理步骤越靠前,其误差造成的影响越大。因此预处理步骤中如果采用的滤波或平滑算法不当,会对图像原始信息造成损失,影响分割结果的精度。
由分水岭分割的算法原理可知,梯度图计算(或边缘检测)步骤对分水岭分割结果影响较大,甚至起到决定作用。传统的分水岭分割直接采用常规梯度算子进行梯度图计算,这些常规的梯度算子对于SAR及极化SAR影像并不适用。
在后处理步骤,如果不充分考虑图像特性及具体应用,可能会导致微小区域与差异较大的区域合并,从而造成欠分割及分割不精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极化SAR影像中包含的极化信息,针对极化SAR影像的特点,对常规分水岭分割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分水岭的极化SAR影像超像素分割方法,使其能直接用于极化SAR图像,从而避免信息损失,得到高精度的分割结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分水岭的极化SAR影像超像素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ROA边缘检测法,利用极化SAR图像相干矩阵或协方差矩阵计算梯度图;
步骤2:设置超像素个数N,根据超像素个数,将图像按照规则网格进行划分,均匀布设标记点;
优选地,为避免标记点布设在同质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扰动半径r,标记点最终的布设位置在初始布设位置的半径r范围内梯度最小的点上;
步骤3:将梯度值视为高程值,则梯度图可视为地形图,以标记点为注水点,模拟注水过程,进行加入空间约束的标记分水岭分割;
步骤4:边缘像素处理:利用极化SAR图像相干矩阵或协方差矩阵,计算边缘像素与邻接区域的非相似度,将其合并到非相似度最小的邻接区域中。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采用ROA边缘检测法计算梯度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设置检测模板参数l、w、d、θ,获得n=π/θ个模板;其中,l是模板长度,w是模板宽度,d是模板区域R1和R2间的距离,θ是模板对应的角度;检测模板的中心像素点为待检测点;
步骤1.2:对n个不同方向θ下的模板,计算模板区域R1和R2之间的梯度G12(θ),获得n个梯度值;其中,梯度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