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1973.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平;郑荣;程旭东;张劲;周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件 传热组件 烟弹 抽吸装置 供料组件 传输端 加热腔 燃烧空间 传输腔 加热端 壳体 容置 可吸入气体 内部加热 热量传递 吸收热量 有效减少 穿入 内壁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加热端与传输端,所述加热端设有加热腔,所述传输端设有传输腔;传热组件,所述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热组件具有一从所述传输腔穿入所述加热腔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形成容置间隙;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端,所述供料组件上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传热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燃烧空间吸收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导热件。本发明提供的抽吸装置从烟弹的内部加热,当烟弹位于该容置间隙内时,导热件插入烟弹的内部,导热件上的高温导致烟弹产生可吸入气体,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烟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烟草一般是通过打火机或者其他点火器点燃,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雾以满足消费者的抽吸。但是,相关研究表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存在多种致癌物质以及大量的其它有害物质,如此使得消费者在吸入该类气雾时,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为此,市场上出现了采用低温烘烤的方式加热烟弹或其他气雾产生制品的抽吸装置,在能够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雾满足消费者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气雾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含量。然而,该类抽吸装置对烟弹或其他气雾产生制品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外围式加热,即对烟弹或其他气雾产生制品的外部进行加热。如此使其产生的热量会从外部传导至外界而增大了热量的损失,降低了热量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抽吸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抽吸装置对烟弹的外围式加热会使得热量从烟弹的外部传导至外界,从而增大了热量的损失,热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加热端与传输端,所述加热端设有加热腔,所述传输端设有传输腔;
传热组件,所述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热组件具有一从所述传输腔穿入所述加热腔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形成容置间隙;
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端,所述供料组件上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传热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燃烧空间吸收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导热件。
可选的,所述传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导热件的集热件,所述集热件罩设在所述燃烧空间上。
可选的,所述集热件上开设有废气孔。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芯及传热壳,所述导热芯连接所述集热件,所述传热壳包裹于所述导热芯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导热芯为圆柱形,具有连接端与导热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集热件,所述传热壳设置在所述导热端上,且所述连接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热端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位于所述集热件与所述传热壳之间,所述传热壳上靠近所述集热件的一端与所述隔热片抵接。
可选的,所述隔热片由陶瓷、玻璃或不锈钢材料构成。
可选的,所述集热件和/或导热芯为铜或铜的合金金属材料。
可选的,所述传热壳为铝或铝合金,或,所述传热壳为不锈钢、镍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所述传热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陶瓷膜涂层或玻璃釉膜涂层。
可选的,所述集热件和/或导热芯的表面镀有氧化层薄膜。
可选的,所述抽吸装置还包括输料管,所述供料组件内设有燃料室,所述输料管连接所述供料组件以连通所述燃料室与所述燃烧空间。
可选的,所述输料管穿设在所述传输腔内,且所述输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料组件,另一端开设有所述燃烧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