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2048.X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7;H01M50/509;H01M50/296;H01M50/249;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南通智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35 | 代理人: | 袁添识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模块化 锂电池 模组 端子 组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包括:单元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串联的电芯单元构成电性连接;并联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并联的电芯单元构成电性连接;引出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并联的一组电芯单元与外部构成电性连接;单元端子与并联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并联端子与引出端子构成电性连接。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免于焊接而又能在电芯单元彼此构成机械连接的同时又构成电性连接的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电能来源,单节电芯往往被封装为一个电池模组,然后再辅以外围电路构成可以单独使用的电池包。
在相关文献的记载中,电池模组的组装往往存在组装不便和以及对电芯构成电性连接较为复杂的弊端。
如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8093630U记载的一种锂电池模组,其通过铝条使一个串联单元中各个并联电芯构成电性连接,然后通过外部的电性连接结构使各个串联单元构成串联,但是这样连接方式,会导致一个串联单元中并联的电芯产生不均衡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电芯首先产生恶化,从而影响该串联单元的寿命,从而降低那些还处于较优状态的电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一种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包括:单元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串联的电芯单元构成电性连接;并联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并联的电芯单元构成电性连接;引出端子,用于使模块化锂电池模组中的并联的一组电芯单元与外部构成电性连接;单元端子与并联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并联端子与引出端子构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单元端子包括:环状部,被构造为一个环形;若干夹持部,设置在环状部的周边并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形成于环状部的内部且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夹持部至少包括一个弧形结构以使夹持部向靠近电芯单元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环状部内部设有多个接触部,它们形成于环状部的内环边缘且沿内环边缘分布。
进一步地,环状部、夹持部和接触部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并联端子包括:单元部,被构造用于接触电芯单元;连接部,设置在单元部之间将不同单元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多个单元部构成在第一维度和与第一维度垂直的第二维度上重复设置以构成阵列;两个相邻的单元部之间设置连接部。
进一步地,一部分连接部大致沿第一维度延伸。
进一步地,一部分连接部大致沿第二维度延伸。
进一步地,连接部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具有两条平行直线边缘。
进一步地,引出端子包括:导电部,用于接触并联端子;固定部,用于被固定在模块化锂电池模组支架的外侧;导电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提供了一种免于焊接而又能在电芯单元彼此构成机械连接的同时又构成电性连接的适用于模块化锂电池模组的端子组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条模块
- 下一篇:电路体、汇流条和电子元件间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