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轨列车转轴连挂式构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2435.3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华;于忠建;尹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B61F5/10;B61F5/24;B61C9/50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框架 列车行进方向 蛇行 单轨列车 列车 减震器 车厢 水平阻尼减震器 转向架构架 柔韧性 横向限位 轮轨磨耗 曲线通过 使用寿命 橡胶节点 整列列车 整体构架 装置领域 目字形 平稳性 转向架 摆动 两节 止挡 转轴 回转 转弯 构架 检修 时速 行进 路段 对抗 替代 改进 | ||
单轨列车转轴连挂式构架属于单轨列车转向架构架装置领域,其包括两个矩形承载框架、弹性连挂橡胶节点、两个水平阻尼减震器。本发明临近的两节车厢分别通过目字形的整体构架结构中的前、后两个矩形承载框架实现连挂,从而缩小车厢之间的回转角度,提高其沿列车行进方向上的柔韧性,从而使整列列车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进而降低轮轨磨耗,延长转向架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本发明大幅降低两个矩形承载框架相对于列车行进方向上的蛇行摆动,实现对抗蛇行减震器和横向限位止挡的完全替代,上述设计均使得列车行进的平稳性和灵活性获得大幅提升,从而显著改进列车的曲线通过能力,并使列车通过小半径路段时的最低时速获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轨列车转向架构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轨列车转轴连挂式构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轨列车转向架的构架均为汉字日字形的整体结构,其日字形构架与车体之间通过垂向减震器连接,构架与车体摇枕之间通过抗蛇行减震器连接,以缓冲构架蛇行时的扭摆力矩,并且,每节列车车厢的前、后两端均需设置至少一个日字形转向架,导致任意两节彼此连挂的列车车厢均需至少四个日字形转向架,所需构架总数较多,制造和养护成本高。
另一方面,日字形构架自身为刚性结构,其沿轨道的回转半径较大,不仅会造成车轮与轨道的磨耗加大,增加维修费用,还会导致列车曲线通过能力受限,并制约行车时速和稳定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汉字日字形的单轨列车构架,其日字形整体构架必须通过抗蛇行减震器与车体连接,以缓冲构架蛇行时的扭摆力矩;任意两节彼此连挂的列车车厢均需至少四个日字形转向架,所需构架总数较多,制造和养护成本高;以及日字形构架的回转半径较大,不仅增加了车轮与轨道的磨耗程度,致使维修费用攀升,还会导致列车曲线通过能力受限,并制约行车时速和稳定性的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轨列车转轴连挂式构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单轨列车转轴连挂式构架,其包括两个矩形承载框架、弹性连挂橡胶节点、两个水平阻尼减震器,两个矩形承载框架通过弹性连挂橡胶节点在水平面内转动连接,且两个矩形承载框架以弹性连挂橡胶节点的垂向轴线为旋转轴彼此呈圆周对称布置;所述单个矩形承载框架后端纵梁的两端均设有一个阻尼缸座,同一个矩形承载框架后端纵梁的上的两个阻尼缸座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水平阻尼减震器转动连接,且阻尼缸座的轴线垂直于矩形承载框架的上端面;两个水平阻尼减震器平行且对称布置于弹性连挂橡胶节点的两侧,两个矩形承载框架彼此短边上的两个临近的阻尼缸座通过一个水平阻尼减震器连接;两个矩形承载框架彼此短边上的另外两个临近的阻尼缸座则通过另外一个水平阻尼减震器连接,两个矩形承载框架的上端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二者的俯视图共同构成一个目字形的整体构架结构;
单个矩形承载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翼状的空气弹簧座,每个空气弹簧座中段的下方均设有一个辅助轮吊座;矩形承载框架左、右横梁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翼状的空气弹簧座固连;矩形承载框架的一个横梁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座,驱动电机座的轴线平行于矩形承载框架后端纵梁;矩形承载框架前端外侧的壁中心设有拉杆座;所述四个侧方滚轮连接座分别固连于整体构架结构上的目字的四个端角位置。
位于所述矩形承载框架的左横梁所在一侧的侧方滚轮连接座和辅助轮吊座,由其二者的彼此平行的垂向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矩形承载框架左横梁的外侧壁;位于矩形承载框架右横梁所在一侧的侧方滚轮连接座和辅助轮吊座,由其二者的彼此平行的垂向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也平行于矩形承载框架右横梁的外侧壁;连接座的垂向高度大于辅助轮吊座的垂向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