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3173.2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宁;王萍;郦光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H04M1/7245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薛雨妍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瞳孔 大小 自动 调节 显示屏 亮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前置摄像头权限,采集眼部图像并计算瞳孔直径;步骤2:采集三种模式下用户瞳孔数据和自定义屏幕亮度;步骤:3:实时获取不同环境照度下用户瞳孔直径的数据变化;步骤4:将当前此时此刻的瞳孔直径与前一时刻瞳孔直径进行比较,调节当前环境下最合适的屏幕亮度。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无需使用额外的光敏器件等以节约资源,并可以避免基于环境对比调节显示屏亮度所带来的误判等问题,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高新产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显示终端的频率日益增加。为了提高人们在使用显示终端时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对显示终端的亮度调节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亮度的调整,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和观看体验。对于显示终端的屏幕亮度调节技术,一般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种方式。通常手动调节的操作方式为:用户根据喜好调节亮度范围的进度条或亮度调节按键来完成屏幕调整。自动调节一般为采用光敏器件如光感受器等接收周围环境的照度或亮度,通过计算环境照度和屏幕亮度的对比等算法,根据周围环境的光亮强弱程度对屏幕进行亮度调节。手动调节亮度虽然可以直观反映出用户对屏幕亮度最真实的喜好但操作不便缺少智能化,从而对用户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自动调节在检测周围环境的光亮强弱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局部区域被遮挡等情况造成对环境的误判,从而使得屏幕亮度变化频繁甚至导致调节错误,且自动调节方法主要判断依据为环境情况,与用户的主观感受脱离较大,没有考虑适应人眼,有时并不能与用户的真实需求相匹配,所算出的屏幕亮度并不一定最适于人眼的舒适度。甚至对于不同的用户,每位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对亮度的喜好也是不相同的。
所以,对于显示终端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的方法研究具有很大意义。既要找到与用户直观感受相近的自动亮度调节方法又要兼顾智能化。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显示终端设备时,能实现特定的亮度调整需求,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感受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无需使用额外的光敏器件等以节约资源,并可以避免基于环境对比调节显示屏亮度所带来的误判等问题。本方法可保证优质的调节效果,更贴近用户真实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一种基于瞳孔大小自动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前置摄像头权限,采集眼部图像并计算瞳孔直径;
步骤2:采集三种模式下用户瞳孔数据和自定义屏幕亮度;
步骤:3:实时获取不同环境照度下用户瞳孔直径的数据变化;
步骤4:将当前此时此刻的瞳孔直径与前一时刻瞳孔直径进行比较,调节当前环境下最合适的屏幕亮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前置摄像头拍摄记录下用户头部图像后,应用图像识别和图像分割算法分离出瞳孔部位;所述图像识别算法可采用但不限于斑点检测、角点检测、局部特征点检测、Sift算法、Surf算法的其中的一种;所述图像分割算法可采用但不限于基于阈值分割方法、基于区域分割方法、基于边缘分割方法、基于小波变换分割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分割方法的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