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石流撞击力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3603.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张传智;杨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3/10 | 分类号: | G01L23/10 |
代理公司: | 51200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卓仲阳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数据收发器 横向套管 横杆 扇叶 应力应变数据 压电传感器 数据收发 应力应变 撞击力 测量 远程计算机系统 采集 动扭矩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 测量设备 测量装置 顶端焊接 技术集合 径向安装 扭矩数据 副支柱 主支柱 左端 冲击力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撞击力测量装置,具体结构为:主支柱顶端焊接有横向套管,横向套管内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横杆,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副支柱顶端,同时横杆中部沿径向安装有两两间隔120°的三片扇叶,扇叶末端装有无线应力应变压电传感器,横向套管左端焊接有数据收发箱,数据收发箱内包含扭矩传感器和数据收发器;使用时泥石流撞击扇叶,应力应变压电传感器采集应力应变数据、动扭矩传感器采集扭矩数据,然后发送给数据收发器;再由数据收发器将扭矩及应力应变数据传输给远程计算机系统,从而计算泥石流的瞬间和平均撞击力。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集合了多种泥石流测量设备,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泥石流冲击力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泥石流撞击力测量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泥石流撞击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泥石流灾害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严重威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泥石流撞击力进行准确测量,是实施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泥石流撞击力测量方法主要有理论公式法,材料力学法,简单传感器法等,这些方法受限条件多、测量时间长、测量精度低,急需一种新型的测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测量精度高并且能适应各种规模的泥石流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泥石流撞击力测量装置。其结构为:主支柱顶端焊接有横向套管,横向套管内安装有轴承和可自由转动的横杆,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副支柱顶端;同时横杆中部沿径向安装有两两间隔120°的三片扇叶。
横向套管左端焊接有数据收发箱,数据收发箱内包含安装在横杆左端的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的数据收发器和电池。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横杆的扭矩。
本测量装置还包括有远程计算机系统,用于接收数据收发器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扭矩计算泥石流的平均撞击力。
进一步的,主支柱和副支柱皆为可伸缩支柱,可根据事先勘察计算的泥石流泥位的高低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扇叶包括骨架及外部包裹层,扇叶骨架为高强度合金材料,外部包裹层为抗风化、耐腐蚀的柔性材料。扇叶骨架末端安装有无线应力应变压电传感器,用来测定泥石流碰撞瞬间的撞击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根据泥石流设计泥位调节高度,达到最好的测量效果;
2、扇叶外层覆盖有一层抗风化、耐腐蚀的柔性材料,可避免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风化、腐蚀;
3、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泥石流撞击力的测量;
4、可同时测量泥石流的瞬间和平均撞击力,为泥石流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5、集合多种泥石流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
6、整体结构简单,可拆卸,搬运方便;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测量工作时安装和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中各标号的释义:1-主支柱,2-副支柱,3-电池,4-数据收发箱,5-数据收发器,6-扭矩传感器,7-无线应力应变压电传感器,8-横向套管,9-横杆,10-扇叶,11-扇叶骨架,12-扇叶外部包裹层,13-远程计算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真空计
- 下一篇:一种小力值传感器的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