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2052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3731.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2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武;张宏伟;廖智斌;刘富荣;张必翔;陈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3;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 2052 制备 肝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R‑2052的新用途‑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miR‑2052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肝癌药物,所述抗肝癌药物包括miR‑2052 mimic、miR‑2052真核表达载体、miR‑2052病毒表达载体、以及所述miR‑2052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形成的病毒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miR‑2052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因此miR‑2052可用于制备防治肝癌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2052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可以有多种原因,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触黄曲霉毒素B1、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疾病等。尽管最近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影响肝癌发展的基因和途径,但治疗和患者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
微小RNA(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高度保守性,并参与了机体内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miRNA是由19~25个核苷酸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信使RNA稳定性和翻译的控制。它最初是在1993年由Ambros等发现的。MiRNA基因是一种非编码基因,其转录产物是miRNA。miRNAs的异常调节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退行性疾病等。它在体内胚胎发生、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正常生理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寻找新的与肝癌发生相关的miRNA,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将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miR-2052的新用途-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本发明检测了42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052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1所示,miR-2052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比癌旁组织中明显降低。
第二,本发明采用CCK8实验检测miR-205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图2A-B可知,转染了miR-2052模拟物(miR-2052mimic)的人肝癌细胞HLF和97H的增殖速率显著低于转染了NC-mimic的人肝癌细胞;由图2C-D可知,转染了miR-2052抑制物(miR-2052inhibitor)的人肝癌细胞HLF和97H的增殖速率显著低于转染了NC-inhibitor的人肝癌细胞,同样表明miR-2052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综上所述,CCK8检测结果显示miR-2052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
第三、本发明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052对HCC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trans-well分析显示miR-2052模拟物(miR-2052mimic)降低了人肝癌细胞HLF和97H细胞的侵袭(图3A)与转移(图3B),而miR-2052抑制剂(inhibitor)增加了HLF和97H细胞的侵袭(图3C)与转移(图3D)。
第四,本发明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miR-2052在裸鼠体内的作用,结果表明,miR-2052可以在裸鼠体内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综上可知,miR-2052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
因此,所述miR-2052可以作为抗肝癌药物进行应用。具体应用时,可以将miR-2052mimic或miR-2052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形成的病毒制备成抗肝癌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也可以构建miR-2052的表达载体(表达区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包括真核表达载体,病毒表达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所述抗肝癌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缓释剂、显微注射剂、转染剂或表面活性剂;所述抗肝癌药物还包括制备不同剂型所需的常规辅料。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