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联网体系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3766.9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安;乔露雨;钟耀慧;张天宇;任保全;朱洪波;杨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淑静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体系 架构 | ||
1.一种智联网体系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联网体系架构由四个智慧域和一个智能化虚拟控制平台组成,四域分别为智能物端域、网络资源域、数据信息域和智慧服务域,各域内和域间实体具有相应接口,其中,
所述智能物端域用于实现针对复杂智能化环境下的本地化感知、协同和控制,并为其他域提供远程管理和服务接口;所述智能物端域是由人、机、物智能系统末端或节点周围环境组成的,具有感知、通信、管理、认证、控制和对象标识能力的物体总和;
所述网络资源域用于实现多网络资源的协同优化使用;所述多网络资源包括互联网、移动网络、数据链路网络所连接及承载的资源总集合,包括网络资源及其连接或承载的物理资源、虚拟资源;所述网络资源域采用多级分布式弹性网络结构,每级网络分布式独立自治,并能够按需进行同级融合、跨城融合,实现多网络资源的协同优化使用;
所述数据信息域用于实现对感知数据、控制数据及服务关联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协同,为智联网应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所述数据信息域通过构建用户模型与数据模型,结合多级物数据知识体系,形成对象模型知识数据获取方法,通过云端物联数据知识体系与智能服务发现用户潜在的数据需求,提供数据推送服务;所述数据信息域包括数据感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数据感知模块用于将智联网环境映射为多域多模态的分类数据,对数据进行智能感知,并建立相应的分类数据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感知数据进行清洗、融合处理,并提供给大数据分析;所述数据服务模块用于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协同管控提供参数模型;
所述智慧服务域用于为物联网业务提供共性支撑服务;所述智慧服务域面向用户服务需求提供业务能力的汇聚、控制与管理,提供的共性支撑服务包括信息处理、信息显示、用户管理、任务管理、安全管理、地理信息服务、标识管理;所述智慧服务域采用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架构进行设计,基于不同智慧服务进行流程编排和组合,按需索取和聚合各种智慧服务能力;
所述智能化虚拟控制平台是对以上四个域进行维护和监管的软硬件系统的实体集合,用于提供对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联网体系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架构中,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都接入到服务总线,使用者直接向服务总线发出请求,服务总线完成服务的查询、路由、传输,从而获取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联网体系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虚拟管控平台实现包括系统接入管理、移动性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功能;同时对智慧服务所使用系统资源进行虚拟管理,并提供服务所需的展呈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7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